企業(yè)大全
2007-12-25 07:59:19 中國鞋網(wǎng) m.xibolg.cn 【來源:網(wǎng)絡】打印本頁 關(guān)閉
從宋朝到清朝末年的近一千年間,漢族婦女都有纏足的習俗,“三寸金蓮”成為那時美女的一個重要標志。可是,清代以來的東北,卻是大腳女人最多的地方之一,其原因就是這里人數(shù)眾多的八旗婦女都是不裹腳的“天足”。
婦女裹腳雖已在漢族中流行了幾百年,但滿蒙等狩獵民族和游牧民族婦女,整日勞作于山林草原,并不受這種陋俗影響。滿族人進入漢族居住區(qū)后,學習、吸收了漢族文化中的許多方面,卻對“三寸金蓮”堅決抵制。清代皇帝不僅傳諭滿洲婦女禁止裹腳,而且也命漢軍八旗婦女放棄過去的舊習,清入關(guān)之初,甚至要在全國范圍內(nèi)取消婦女裹腳之俗,但由于漢族人對“金蓮”的偏愛根深蒂固,所以并沒有像男人必須留辮子那樣強制推行,使八旗以外的漢族婦女仍然把這一有害無益的“國粹”保留了二百多年。
不過,東北地區(qū)的情況仍有所不同。全國一半左右的八旗人生活在這里,大腳的姑娘、媳婦隨處可見,不但不受歧視,而且有不少是出身于貴族之家的小姐、太太,給一些不愿愛纏足之苦的旗外漢族(當時稱之為“民人”)婦女營造了比較寬松的環(huán)境。她們或者是八旗人家的奴仆,或者與八旗人家有直接間接的親屬關(guān)系,或者長期與旗人雜居共處受其風俗影響,也有許多人不再裹腳,于是“大腳”的比例遠高于關(guān)內(nèi)漢族地區(qū)。過去在東北見到的“小腳老太太”,大部分是從河北、山東“闖關(guān)東”遷來不久的漢族人,而一些“老民人”家婦女,許多都已不裹腳了。另據(jù)一些滿族老人說,滿族婦女的腳也并非完全任意生長,而是在十來歲時用布條“攏”一下。其用意并非要像漢族婦女那樣裹成殘廢的“金蓮”,只是使五個腳趾靠得緊一些,而不“扎煞”、“分家”,這樣腳型正,穿起鞋來好看,做鞋的也容易。
與上述“腳文化”密切相關(guān)的是“鞋文化”。裹腳婦女穿的鞋,呈前尖后寬腳面鼓的三角形,俗稱“弓鞋”。因女孩子在十歲以前就通過用布纏縫控制的繼續(xù)長大,所以這種鞋最大也不超過半尺,而天足的旗人婦女穿的鞋則要較之長出一至二寸,且鞋與腳的自然形狀大致相同。鞋的前部分為“單脊臉”和“雙脊臉”兩種樣式,都是以皮條包出凸起的“筋”,以加強美觀和結(jié)實的效果。鞋幫上要繡以云卷、花卉、蝴蝶、壽字等圖案。滿族民間稱沒有繡花鞋的鞋為“瞎鞋”,說明穿鞋的女人笨拙,要遭人恥笑。這種鞋的特殊之處還在于它的底。一般旗人婦女所穿厚半寸至一寸,而清宮女眷和貴族婦女所穿則是高底,俗稱“四閃底”。具體有兩種樣式:一是:“花盆底”,即從鞋底上沿向下漸收,成為上大下小的臺形;另一種稱“馬蹄底”,是在鞋底中部形成一個“高跟兒”,上小下大,底面也是四方形。這兩種高底鞋鞋底的高度,依不同年齡而異,一般是年輕者鞋底高,可達六七寸,年紀越大則越矮,但最矮的也有二寸左右,民間稱之為“旗鞋”或“高底旗鞋”。
關(guān)于高底鞋的由來,民間有很多說法。其中一說很有意思。據(jù)說滿族人看漢族婦女的小腳走起路來如風擺柳,很是好看,但自己又不能裹腳,于是就在鞋上想辦法,把底部加高縮小,走起路來似乎也有了“金蓮”的效果。這種說法是否正確無從查考,但高底鞋在增加美感方面的另一個作用卻是顯而易見的。滿族貴族婦女所穿旗袍一般都比較長,如穿平底鞋一是走路不方便,二是人的形體顯得上細下粗,感覺很“悶”。換成高底旗鞋后腳下蹭高,無論是站立還是走路都顯得錄活輕盈,加上她們梳的高髻旗頭,給人以修長典雅、亭亭玉立的感覺,或許這才是穿“花盆底”、“馬蹄底”鞋的真正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