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文化
漸行漸遠的草鞋
2008-04-21 14:15:58 中國鞋網(wǎng) m.xibolg.cn 【來源:溫州日報】打印本頁 關閉
▲平陽縣鳳臥鎮(zhèn)內(nèi)塘村91歲高齡的廖上庭老人現(xiàn)場為筆者演示打草鞋的全部過程。
草鞋是什么模樣的?它又是怎樣“打”起來的?對現(xiàn)在的青少年來說,這一問題可以說是非常之陌生。的確,不知從何時起,原來曾是廣大農(nóng)村一種傳統(tǒng)手工藝的草鞋,已經(jīng)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悄悄退入歷史博物館歇息了。
延續(xù)千年的草鞋
草鞋的起源恐怕是在“獸皮為裳,樹葉為裙”的上古時期,可算得上是我們祖先的一項重要發(fā)明。從文獻資料和先后在河南信陽,四川奉節(jié)、新都等地出土的西周遺址中的草鞋實物以及漢墓陶俑腳上穿草鞋的畫像等顯示,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代就已出現(xiàn)了草鞋。
打草鞋,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qū)又叫“推草鞋”。幾根麻繩,一束稻草,麻繩為經(jīng),稻草為緯,搓擰交織,推緊擠壓,便能制成鞋底厚實瓷密的草鞋。清代有一首《竹枝詞》就寫到了推草鞋:“柴扒一堆草一束,推得鞋成力用足。一雙只賣幾文錢,可憐推脫指尖肉。推草鞋人手指痛,著草鞋人腳趾凍。貧民一樣父母生,受苦這般堪一慟!
的確,“一雙只賣幾文錢”的草鞋說是鞋,其實就是一副草編的腳墊而已。窮人穿上,也就算是不打赤腳了,讓腳底板少受些罪。但到冬天,草鞋豈能保暖,腳跟腳趾難免會凍得生瘡流膿。同樣,推草鞋的人也都指裂肉綻,鮮血淋漓。在《竹枝詞》中,作者對推草鞋和穿草鞋的貧民的苦楚給予了深深同情。
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屨”。在先秦兩漢時期,古人穿草鞋相當普遍!对娊(jīng)·魏風》有首《葛屨》,開篇就是“糾糾葛屨”。葛是一種麻類的草,用這種草做成的鞋穿在腳下,走起路來雄赳赳氣昂昂,一副很神氣的樣子。由于草鞋材料以草與麻為主,非常經(jīng)濟,且取之無盡,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自備,漢代稱之為“不借”。據(jù)北宋文學家吳坰《五總志》一書的解釋是:“不借,草履也,謂其所用,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故名不借!睋(jù)史料記載,大思想家莊子不僅自己能織,還穿著破草鞋去見魏王;貴為天子的漢文帝劉恒也曾“履不借以視朝”。只是到了兩漢之后,由于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布鞋、革履等中高檔鞋子開始大行其道,而草鞋的境地每況愈下,不管打草鞋的還是穿草鞋的都淪為窮人的標志。
打草鞋的行當雖然并不顯眼,但它和織席的行當一樣,祖師爺卻是赫赫有名的三國劉備劉玄德。這是因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一章里面說劉備“家貧,以販履、織席為業(yè)”。這位自稱中山靖王之后的劉備家境貧寒,在與關羽、張飛“宴桃園豪杰三結(jié)義”之前,就曾干著賣草鞋這一行。舊時,各行各業(yè)都有自身的商會社團組織,為的是有個依靠,遇到困難時,同行之間多少有個關照。每一行也都要供奉一位體面的、能給本行業(yè)增加分量的祖師爺。以求“祖師爺賞飯吃,事事平安”。因此,乞丐供奉的祖師爺是朱元璋,因為他小時要過飯;唱曲的供奉唐明皇,因為他創(chuàng)始了梨園;由此推之,劉備當了草鞋的祖師爺,也就不足為怪了。
自古以來,草鞋大多形制單薄,有底無幫。也有做得精致一些的,用絡麻編織成鞋底,再在鞋幫鞋面處縫上厚布。這種草底布面鞋,多為寺院僧尼穿用。
有關草鞋的傳說
“爸爸有雙草鞋,擱在鞋柜上。他常默默地盯著它望,仿佛注視著茫茫海上的一艘船。不覺,一顆淚滴到鞋上,引出這段故事,好長,好長……”有著“臺灣民歌王”之稱的潘安邦這首膾炙人口的《爸爸的草鞋》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卻少有人知道這首歌跟溫州的淵源。 2007年2月,中央電視臺“藝術(shù)人生”推出了主題策劃《我與春晚的故事》,潘安邦受邀接受訪談。早在1989年的春晚,這位歌手以演唱《外婆的澎湖灣》和《跟著感覺走》而紅透大江南北。此后,他急流勇退轉(zhuǎn)道美國經(jīng)營服裝。在當天的訪談中,潘安邦透露自己是溫州人,他的服裝生意經(jīng)打上了溫州人的烙印。潘安邦的父親在17歲時,就離開溫州到了臺灣,他那首著名的《爸爸的草鞋》,講述的就是父親離開溫州的心情:“草鞋是船,爸爸是帆,遠遠的故鄉(xiāng)在召喚。滿載半世紀漂泊的滄桑,倦航的船兒快來靠港。”2000年,潘安邦帶著父親的骨灰回到了溫州。
盡管在溫州,似乎并沒有哪一位文人為草鞋和打草鞋寫過竹枝詞,但在民間俗語中,卻有“大貓(老虎)趕來,草鞋幫斷爻”,來比喻關鍵時刻或緊急時刻偏出問題的情形。和打草鞋相關的,還有五馬街的美麗傳說。
五馬街是溫州城區(qū)著名的一條老商業(yè)街,得名于東晉王羲之。據(jù)史書記載:“晉守王羲之庭列五馬,出則鞭之,自州前街過此,故名,有五馬巷。”除王羲之駕馬過街的典故外,還有一個美麗傳說:很久以前,五馬街還不叫五馬街,那時這條街上住著一個打草鞋的老人。老人屋外有一塊石頭,每日打草鞋時,他就把草放在這塊石頭上慢慢捶軟。石頭是青色的,因為捶得長久了,光溜溜,也蠻好看。那塊石頭上隱藏著五匹寶馬,馬吃了露水和老漢所供的草料后,深夜會出來在街上“得得得”地奔跑。采寶客發(fā)現(xiàn)了這塊捶草石,要用好些銀子來買,老漢舍不得,把它搬進了屋里。結(jié)果五匹馬沒有露水喝都渴死了。老人去世后,大家便叫老人住的這條街為“五馬街”。傳說雖然有些荒誕,但從中也可知打草鞋這項手藝在溫州流傳之久了。
在現(xiàn)永嘉縣境內(nèi),種植著許多木芙蓉。市區(qū)的街頭巷尾、楠溪江邊的村里村外、路邊的茶亭檐下,乃至寺廟墻外,到處可見木芙蓉。木芙蓉的花紅白相間,初開白色,漸漸一邊變紅,終至整朵花呈現(xiàn)桃紅;ㄆ陂L,掩映于手掌大的濃綠葉叢中,欣然有生機。為什么永嘉會種那么多木芙蓉呢?據(jù)說最初就是為了方便打草鞋。木芙蓉的樹皮非常柔韌結(jié)實,剝下來撕成細條,打成草鞋,穿起來很舒服,且耐走長路,不易磨損,F(xiàn)在穿樹皮編制的草鞋的人幾乎看不到了,但是那里種植木芙蓉已相沿成習,于是木芙蓉就成了永嘉城鄉(xiāng)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制作草鞋并不難
草鞋是一件非常容易耗損的物品,勤快的農(nóng)人一年下來都要穿幾十雙。因此在過去的農(nóng)家,一般都有祖?zhèn)鞯拇虿菪ぞ。即便有些人家沒有添置此具,用的時候在左鄰右舍也都借得到。
工具打草鞋的整套工具包括草鞋耙、草鞋齒、草鞋拗、草鞋腰、草鞋槌五件木制家什和一把剪刀。此外,草鞋腰上還要系上一條布帶,以便扎縛固定在腰部。
備料首先要搓好打草鞋所用的經(jīng)條(俗名叫草鞋“筋”)。先用雙手搓好筷子那么粗細的絡麻繩索,再視腳板長短制成一個作為草鞋經(jīng)條的四莖繩網(wǎng)。然后用草鞋槌反復捶打預先備足的打草鞋所用的優(yōu)質(zhì)稻草,直到變軟,以此作為草鞋的緯條。草鞋所用的緯條除了稻草外,講究點的人還會摻雜絡麻和舊布條等,增加牢固程度或達到美觀目的。不過主要原料還是稻草,這也是“草鞋”之名的由來。等經(jīng)緯料都準備齊整了,打草鞋的人先把草鞋耙架在四尺條凳的一頭,將稻草稈斜倚在草鞋耙前,以便抽取。再將草鞋齒放在草鞋耙后面靠近人的部位,人則橫騎,坐在條凳的另一端。
制作開始打草鞋前,要先把草鞋“筋”前頭系在草鞋腰上的木鉤上,將四莖繩網(wǎng)扣入草鞋耙的小齒里,再用蘸有生桐子油的布條反復擦拭草鞋“筋”,待潤滑后,就可以開始打制:先打鞋草鼻,再打草鞋身,最后打草鞋跟。打到適當?shù)奈恢,還要用絡麻繩索添上草鞋眼和草鞋耳以代替鞋幫。
打草鞋時,抽取幾根作為緯條的稻草,用雙手交錯搓擰成束,然后從左向右、又從右向左,如織布穿梭一般,一束一束地打上去。每當打到2寸光景,就用草鞋拗插在草鞋齒的齒中,左右用力拗動,將已打好的草鞋身部分夾緊束密,以達到鞋底厚實瓷密的效果。不過拗草鞋的力度要均勻而恰到好處,不可用力過大。不然,拗動的力氣大于繩索承受量,作為經(jīng)條的草鞋“筋”斷掉后,那就麻煩了。關于緊密鞋身的這一步驟,筆者查過許多資料,發(fā)現(xiàn)在我國的北方和西南的很多地方,將草鞋身打緊密都只是用拇指推緊擠壓,就好像前文所說的“推草鞋”,并沒有發(fā)明運用草鞋齒和草鞋拗這種簡易的工具。單憑拇指之力推擠,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容易使拇指受傷,從中可見古代溫州先民之聰明智慧。
一雙草鞋打好后,取下來放在石頭上用草鞋槌捶軟,最后用剪刀修整一下即告完工。只要有工具,打制草鞋程序還是很簡單的,并不難學,不過要想打得又快又好,卻需要一番真功夫。據(jù)現(xiàn)場為筆者演示打草鞋的平陽縣鳳臥鎮(zhèn)內(nèi)塘村91歲高齡的廖上庭老人說,他十幾歲就跟著他父親學打草鞋了,年輕時打一雙草鞋只要一個多小時,現(xiàn)在年紀大了,也多年沒有摸過草鞋家什,所以沒那么快了。
免費草鞋掛路亭
廖上庭老人回憶說,在過去農(nóng)村,只有家境比較富裕的人家才穿得起“羅漢鞋”(布鞋)。農(nóng)戶人家下地干活,一年四季大多打赤腳,只有爬山、挑擔、走遠路或者外出做工才穿自己打制的草鞋。草鞋不僅成本低、本錢輕,而且十分輕便,穿在腳上,翻山越嶺、做工趕路,可以讓腳底板少受一些罪。另外,漁民捕魚作業(yè)也都穿草鞋,為了防止河蚌等貝殼割傷腳底。到了冬天下雪天氣,許多有錢穿得起“羅漢鞋”的人出門也會在布鞋外面套上草鞋,可防打滑跌倒。
草鞋身有正反兩面,正面安腳,反面踩路。如果反面穿“平”(磨損)了,可以把鞋身翻過來再穿,以延長使用壽命。不過舊時溫州民間的習俗,翻草鞋的時間只能選擇上午,過了午后是不能翻草鞋的,視為不吉利。因為在溫州的喪葬習俗中,孝子必須要戴草環(huán)和反穿草鞋。如今,草鞋雖然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銷聲匿跡,但是,長輩過世,孝子戴草環(huán)和反穿草鞋的習俗在溫州許多農(nóng)村還普遍存在,所以有一些閑不住的老人會抽空打幾雙放在雜貨店里出售。
草鞋是一種很容易損耗的物品,走遠路的人,如果沒有多備一雙草鞋,往往走到半路,鞋的兩面都已磨損見底,那是一件很懊惱的事情。在過去溫州城鄉(xiāng)的許多路亭里,除了夏天有免費供應的伏茶外,一年四季還都掛著一些草鞋,供人免費換穿。提供這些草鞋的都是地方上熱心公益事業(yè)的善心老人,他們閑來無事,就打些草鞋放在路亭,以備不時之需。用他們的話來說,“反正不用花錢,自己也有的是工夫,出門人不容易,打雙草鞋給他們救救急也算是做‘功德’了……”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于步行的草鞋早已完成使命,悄然退出歷史舞臺。然而,打草鞋、穿草鞋這種勤勞節(jié)儉、艱苦奮斗的傳統(tǒng)美德,卻應該一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