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大全
2009-09-08 09:43:54 中國鞋網(wǎng) m.xibolg.cn 【來源:中國鞋網(wǎng)】打印本頁 關(guān)閉
【中國鞋網(wǎng)】除“旗袍”、“發(fā)冠”外,滿族婦女的“旗鞋”也極富特色。這種繡花的旗鞋以木為底,史稱“高底鞋”,或稱“花盆底”鞋、“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達14-16厘米,最高的可達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鑲在鞋底中間腳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狀通常有兩種,一種上敞下斂,呈倒梯形花盆狀。另一種是上細下寬、前平后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花盆底”和“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統(tǒng)稱“高底鞋”。除鞋幫上飾以蟬蝶等刺繡紋樣或裝飾片外,木跟不著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繡或串珠加以裝飾。有的鞋尖處還飾有絲線編成的穗子,長可及地。這種鞋的高跟木底極為堅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無損,還可再用。高底旗鞋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子穿著。老年婦女的旗鞋,多以平木為底,稱“平底鞋”,其前端著地處稍削,以便行走,F(xiàn)在都已不穿了。
滿族自古就有“削木為履”的習(xí)俗。關(guān)于這種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過去滿族婦女經(jīng)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為防蟲蛇叮咬,便在鞋底綁縛木塊,后來制做的日益精巧,發(fā)展成了高底鞋。另外還有一種傳說,說是滿族的先民為了渡過一片泥塘,奪回被敵人占領(lǐng)的城池,便學(xué)著白鶴的樣子,在鞋上綁上了高高的樹杈子,終于取得了勝利,達到了報仇雪恨、發(fā)展壯大的目的。人們?yōu)榱瞬煌切┛嚯y的日子,紀念高腳木鞋的功勞,婦女們便穿上了這種鞋,并世代相傳,越做越精致美觀,成了后來這種樣子。
歷史上滿族男子喜穿青藍色的長袍馬褂,頭頂后部留發(fā)梳辮留于腦后,戴圓頂帽,下穿套褲。婦女則喜歡穿直筒旗袍,梳京頭或“盤髻兒”,戴兒環(huán),腰間掛手帕,天足,著花鞋。但現(xiàn)今的“旗袍”并非歷史上滿族女子的服裝,而是吸收了西方服裝裁減方法的時裝,和過去滿族女子的服裝大不相同。
清代滿式服裝曾流行全國,現(xiàn)在與漢族服式一樣了。滿族婦女不纏腳,所著鞋子繡有漂亮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zhì)鞋跟,滿族婦女穿著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搖曳的步態(tài)。滿族婦女的發(fā)式變化很大,姑娘時代,只簡單地把頭發(fā)在腦后挽一下。長到快出嫁時,就要把頭發(fā)梳成辮子并挽成單發(fā)髻,結(jié)婚后的發(fā)式有雙髻式、單髻式等多種,雙髻式發(fā)型把頭發(fā)從頭頂分梳為前后兩部分。前髻梳成平頂狀,以便戴冠,頸后髻梳成燕尾狀,在脛后伸展開來,它使得頸子總要保持挺直的狀態(tài),因此,滿族婦女走起路來就更顯得高貴、尊嚴。圖為一位滿族新娘正在梳理她的結(jié)婚發(fā)式。旗袍是滿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著的服飾,它裁剪簡單,園領(lǐng),前后襟寬大,而袖子較窄,四片裁制,衣衩較長,便于上馬下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馬蹄狀的護袖,又稱馬蹄袖。在滿族人逐漸脫離騎射生涯后,馬蹄袖已成裝飾,而放下馬蹄袖仍然是滿族人對長者、尊者致敬的禮儀。婦女旗袍的裝飾性比男性旗袍更強。領(lǐng)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繡花裝飾。隨著時代的變遷,旗袍式樣的變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為兩片裁制。旗袍能很好表現(xiàn)婦女的身段和曲線。圖為滿族婦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馬甲。繡有精致圖案。穿旗袍跳宮廷舞的滿族婦女。穿著傳統(tǒng)滿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帶箭袖的長袍和一襲馬甲,以及滿族男性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