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大全
2010-03-01 09:53:40 中國鞋網(wǎng) m.xibolg.cn 【來源:涼山日報】打印本頁 關(guān)閉
↑十方鞋 →刷苦楝子漿粘袼褙
中國鞋網(wǎng)0月01日訊,鞋,婦孺老幼再熟悉不過的生活用品。制作布鞋,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物質(zhì)匱乏時,農(nóng)村家家手工制布鞋的記憶已消失在琳瑯滿目的鞋店中,而今在會理白云庵看到的制作道鞋手藝,讓筆者大開眼界。
手中的竹刷往盆子里蘸上漿抹在布上,貼上布,再蘸漿,再貼上布......在會理白云庵,一個坤道的動作打開了我塵封已久的記憶:孩提時奶奶做鞋的一幕!暗篱L,您打布殼做啥?”“做鞋”。“很費事,太不劃算了”,商品過剩的年代還手工制鞋,筆者直言以對。“自己要穿,也有別人找上門來訂做的!惫P者和道長聊了起來。
道鞋:清清白白走四方
制袼褙的道長姓張,她介紹在道教寺廟里的道士穿戴有嚴格的規(guī)矩,比如做法事時可以穿紫色的道袍,平時都是穿青色的道衣,而鞋必須穿布做的道鞋,即雙臉鞋和十方鞋。
雙臉鞋:黑色,圓口,鞋臉中間有兩條突起的梁子,將鞋臉一分為二,故名。雙臉鞋的兩條布梁子,制作起來麻煩,但它是代表道教文化的“兩儀”(太極生陰陽兩儀)。有了這兩儀就可生出八卦,寓意行走八方。
十方鞋:鞋口圓,鞋幫面料為黑色,里料為白色,裁剪成黑白相間,內(nèi)外兩側(cè)各形成5個白色的條形圖案,一共十個,故名。5個白色的圖案代表道教文化的“五行”,內(nèi)外十個則應(yīng)“八卦生九宮,一切歸十方”。其圖案邊緣,要鎖邊口,縫起來不僅費工,弄不好還容易縐布。
道鞋都是青白兩色布制作,遵循其太極圖黑白元素外,另一坤道歐道士解釋:做清清白白鞋,走清清白白路。道鞋在鞋幫上與傳統(tǒng)布鞋有上述文化上的差異,而在制作工藝上卻如出一轍。
做鞋:祖祖輩輩好傳統(tǒng)
姓張和姓歐的兩位坤道講,學(xué)做道鞋是入道后的最近兩年的事。才入道時,其鞋子是請60多公里外通安的葉鞋匠訂做,鞋匠已是耄耋之年,體弱多病,難以為繼。
于是他們依舊鞋放樣,照原樣制鞋。試做幾雙后,完全掌握了,將傳統(tǒng)布鞋制作工藝移植過來適當(dāng)變更樣式即成。
學(xué)會做道鞋后,坤道感悟頗多:“人上點歲數(shù),添些經(jīng)歷,就比較傳統(tǒng)、戀舊,自己動手做道鞋,一個是節(jié)儉,懂得了《道德經(jīng)》中的‘三寶’—— ‘儉’,‘儉故能廣’;第二是感恩,做鞋子就想起前輩人,一個人做給好幾個兒女穿的養(yǎng)育不易;還有是守根,現(xiàn)在的年輕人看不起上輩人,一切都是現(xiàn)在的好,現(xiàn)代比傳統(tǒng)好,皮鞋比布鞋好,就不知道沒有傳統(tǒng)哪有現(xiàn)代,現(xiàn)代都是吸收傳統(tǒng)的得失而進化成的。”
工藝:地地道道的環(huán)保
道鞋采用千層底納線而成,雖然壽命不長,并且怕濕,但是柔軟不磨足,透氣不汗腳,穿起來比較舒適。制作過程中不用化學(xué)膠,穿著防滑,不會劃傷地板和產(chǎn)生噪聲。
“制作一雙道鞋,需要扎多少針耗多長線?”道長答道:“千針萬線。”大致估算,鞋底用布二十幾層,納制需消耗兩臂長的麻線12—14根,約20—25米,針腳一千多針,耗時3至5天方可完成。
千層底道鞋的制作,要經(jīng)過以下工序:
1.制袼褙:冬季把質(zhì)量好的棉布用苦楝子糨糊一層層粘貼在平整的桌面或木板上,自然曬干揭下備用。
2.搓麻線。將自家種的原麻或在集市上買回的麻皮,用開水煮,去麻的膠性,使麻變得柔軟,加冬瓜樹或玉米芯燃燒后的灶灰浸泡,讓其增白,晾干后,再慢慢地撕成適合制成麻線的細絲,用麻車把麻絲扭緊,然后再將其對折,合二為一,用麻車扭成麻花樣的麻線。
3.切樣:按個人的足長、足寬備存的底樣和幫樣,把袼褙切成一片片的花生殼樣鞋底和馬蹄形樣鞋幫。
4.納底:用麻線縫制鞋底。將重疊多層袼褙的底子,用錐子扎孔,大鼻孔針穿麻線連接,針碼要求分布均勻,麻線過一針得用手勒緊。這是鞋底美觀、牢實的保證。
5.槌底:納好的鞋底用鐵錘槌擊線頭,防止線頭硌腳,同時讓鞋底造型合腳,不扭曲。
6.縫幫:將袼褙幫樣重疊里層套白布,面層套青布,用細針縫合在一起。
7.包邊:每片鞋底、鞋幫用新白布條包上四邊。
8.圈底:用麻線把黏合后的鞋底沿四邊縫合。這道工序決定著鞋的式樣強度,要求縫合線圓潤,針線緊密,接頭合適,因而是所有工序中的重要一環(huán)。
這八道工序中,最獨特的是第一道工序。兩位道長制作的布鞋用自采的本地苦楝子作糨糊,袼褙質(zhì)地密實,所以遠近的老年人都找她們做壽鞋,閑時制起以備用,而不用擔(dān)心蟲蛀。
她們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理念贏得了人們的信任,而地地道道做鞋,不僅再現(xiàn)了祖輩的手藝,還傳承了祖輩對自然的和諧、對自己的勤儉、對他人的友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