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大全
2010-03-11 15:37:55 中國鞋網(wǎng) m.xibolg.cn 【來源:揚子晚報】打印本頁 關(guān)閉
中國鞋網(wǎng)03月11日訊,在南京水西門附近,有條看起來非常不起眼的小巷,叫木屐巷,顧名思義,它就是過去以制售木屐為主的一條街巷,木屐巷東與倉巷相連,西接莫愁路,長約百余米,兩邊多是老平房,其中木屐巷10號曾是“湖北會館”。
木屐是有齒的“履”
相當于現(xiàn)代“高跟鞋”
說到木屐巷就不能不說木屐。現(xiàn)在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木屐,它是古人穿的一種木底鞋。古人稱鞋為“履”,“屐”是一種有齒之“履”,其構(gòu)造通常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底板,這就是“屐”的基礎(chǔ),通常以木料為之,作鞋底形,上鉆有小孔數(shù)個,以穿繩系;二是繩帶,被稱之為“系”;三是屐齒,被安裝在底板下,前后各一,呈直豎狀,有扁平、四方及圓柱體等多種,高度在6-8厘米之間,前后高低大致相等。清宮題材影視劇中皇后、“格格”及宮女們,穿的多是類似木屐的鞋子,只不過材質(zhì)不同而已。木屐以質(zhì)地密致堅韌者為佳,常見的有桑木制成的“桑屐”,還有以沙棠木制成的“棠木屐”。在《紅樓夢》第十回中,寶玉說過“我這一套是全的,一雙棠木屐,才穿了來,脫在廊檐下了”的話,可見他也是穿木屐的。
古代沒有柏油和水泥路面,即使是南京這樣的六朝都城,只有主要街道才有石板和石塊鋪成“馬路”,而其他地方都是泥路土道,遇雨一片泥濘,而木屐由于底部是木板,加之裝上雙齒鞋底高度有所增加,與地面接觸面積減少,因此,在沒有膠靴的古代,木屐就成了老百姓對付雨雪天泥濘的理想選擇。
第一個穿木屐的是晉文公
那么,木屐是什么時候、由什么人發(fā)明的呢?據(jù)南朝宋代劉敬叔《異苑》記載:公元前600多年,晉文公被其父驅(qū)逐出宮流亡期間,忠臣介子推曾割下自己腿肉供晉文公充饑。后晉文公在秦穆公重兵護持下回到晉國登上王位,在封賞隨他奔波流離的侍臣時,卻將介子推遺忘了,等他想起時介子推早已帶著母親隱匿山中。晉文公親帶人馬前往求訪,不料介子推避而不見,晉文公令人放火燒山,本想逼他出來,不料介子推和老母親緊抱著一棵柳樹被燒死。文公見狀悲痛不已,揮淚砍下尚未燒盡的樹木,令人制成木屐穿在腳下。每當憶及介子推割肱之功,便撫屐哀嗟:“悲乎,足下!”后人將同輩敬稱為“足下”,即起源于此。
南京人夏天穿的趿板
是木屐“變”的
木屐巷雖沒有輝煌的歷史和著名的人物,但在說到老南京地名時,木屐巷每每被提起。究其原因,南京古代制鞋業(yè)已經(jīng)比較發(fā)達,木屐巷因靠近明清時一直是商貿(mào)聚集地的評事街一帶,所以生意興隆,名聲在外。南京過去有不少以服裝鞋帽為地名的:估衣廊、繡花巷、紗帽巷、盔頭巷、棉鞋營、木屐巷等。還有以“五行”來“排行”的,如“金粟庵、木屐巷、水佐崗、火瓦巷、土城頭”。不僅如此,木屐還造就了南京另一個詩情畫意的地名,那就是琵琶巷。
琵琶巷與古老的烏衣巷相近,舊時琵琶巷路中間有一水溝,上覆青石板,石板的石質(zhì)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時行人穿著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響,如奏琵琶,于是有了琵琶巷這樣具有浪漫色彩的美稱。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塑料涼鞋和塑料拖鞋沒有流行之前,不少南京人夏天都穿木趿板,趿板就是沒有“齒”的木屐,它用原木制作,充作鞋底的木板經(jīng)加工打磨使之光滑,然后是用帆布帶或皮帶釘上作為“鞋面”,穿起來非常方便。當時有一種專門加工木制品的“車木”作坊,冬天生產(chǎn)木嗡和陀螺,到熱天就大量加工木趿板。
由于當時穿趿板的人非常多,到了夜晚,街巷到處都有木趿板拖在石板或卵石鋪的路面上清脆的“喀噠”聲,如今已成為“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