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文化
古代先民的鞋靴:形制新穎獨特
2011-01-20 10:09:10 中國鞋網(wǎng) m.xibolg.cn 【來源:生態(tài)中國網(wǎng)】打印本頁 關(guān)閉
中國鞋網(wǎng)1月20日訊,鞋子是人類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被泛稱為“足衣”。鞋子對推動人類服飾的改革、發(fā)展,曾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注重于實用,同時有著裝飾審美功能。
新疆原始居民穿靴早于穿鞋。靴子是一種高度在踝骨以上的長筒鞋,多為皮革制成。羅布泊地區(qū)鐵板河古墓出土的“樓蘭美女”所穿的生獸皮靴,是我國時代最早的一雙皮靴,已距今3800余年。皮靴尖部開口,靴面、靴幫、靴底分件縫制,并且把摩擦原理用于靴底當中,是我國鞋靴史中的珍貴資料。小河墓地出土的一具女尸所穿的一雙短腰皮靴,保存得十分完整,距今也已3800年左右。靴高19厘米,底長27厘米,用牛皮制成,由靴底、靴面前部、靴后三塊皮子縫制。棕色毛繩穿過靴口兩個側(cè)孔,將靴腰束緊。這雙皮靴十分重視裝飾性,靴面正中涂有一道紅線條,中央皮上穿5股紅毛線,其中3股捆扎羽毛,可謂美妙絕倫。
到了距今3000年左右,新疆先民的縫靴技術(shù)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時人們開始用熟皮制靴,制靴工藝已程序化。哈密五堡古墓出土的一只3000年前的皮靴就具有這一特征。這雙保存較好的皮靴,幫、底用牛皮,靴統(tǒng)用羊皮縫制,靴底用三層牛皮,結(jié)實耐磨。
考古工作者在鄯善縣蘇貝希古墓發(fā)現(xiàn)的長筒靴子十分奇特,用獸皮縫制,毛朝外,靴筒口超過膝蓋,皮靴內(nèi)套質(zhì)地柔軟的毛布褲子,褲口系有毛線編織的帶子(褲子與中原古代居民穿著的脛衣相似),使褲子與皮靴連為一體,這種奇特的靴子應(yīng)是根據(jù)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和氣候條件設(shè)計縫制的,在寒冷的天氣外出時,起到御寒的作用。特別是初春時節(jié)冰雪溶化,人們淌水過河時穿著這種長筒皮靴十分實用;也有可能是在狩獵時,為了保護腿部免遭野獸咬傷而設(shè)計的。
趙武靈王在引進胡服的同時也引進了靴子。為了作戰(zhàn)的需要,他們用騎兵戰(zhàn)術(shù)代替戰(zhàn)車。與鞋履相比,靴子更適合于騎乘!夺屆分性唬骸肮庞行亩鵁o靴,靴字不見于經(jīng),至趙武靈王始服!薄吨腥A古今注》曰:“靴者蓋西胡服也,昔趙武靈王好胡服,常服之,其制短革軪黃皮!笨梢姰敃r的靴子為短腰靴,后改成長腰靴。穿用靴的制度到唐代才有變遷。《陔馀從考著靴》條曰:“朝會著靴,蓋起于唐中葉以后!边@時的靴子,根據(jù)尚書令馬周的建議,被改為短統(tǒng),用于百官常服,有時還兼用于朝服,連朝見天子也不例外。
漢代西域鞋靴制作工藝比前代有了很大的進步,不僅有氈鞋、氈靴、皮鞋和皮靴,還有史籍中記載的“織成履”。1980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樓蘭孤臺墓葬中發(fā)現(xiàn)的一只革靴,形制為半腰形,內(nèi)襯毛氈,用麻線縫制,整體上看皮靴十分牢固,也比較規(guī)整,皮質(zhì)精良,從中看出隨著漢代畜牧業(yè)的發(fā)展,當時西域皮革的鞣制技術(shù)和制靴工藝有了較大的提高。
關(guān)于皮鞋,漢文史料記載頗多。皮鞋也稱“鞮”,未經(jīng)鞣制生革制成的皮鞋叫“草鞮”,用熟皮鞣制的鞋履叫“韋鞮”。洛浦縣山普拉漢墓出土的皮鞋多是用鞣制較好的熟皮縫制,這里出土的一雙兒童皮鞋,除鞋底已失以外,其它部分保存得十分完好,皮面氈里,腰高8厘米,底長17.5厘米,用熟皮和動物的筋做線縫制,形狀十分規(guī)整。
精絕國人穿著的鞋履重視裝飾效果。1995年尼雅1號墓地3號墓出土的一雙紅地暈間緙花靴的樣式十分獨特。此靴長29厘米,高16.5厘米,形制為短腰,整個靴子用皮、毛褐、絹、氈等多種材料縫制,特別是靴面中央在白地上織有并蒂花卉圖案,起到了錦上添花的裝飾效果。靴子構(gòu)思巧妙,形制新穎獨特,是新疆古代鞋靴中的又一精品。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這是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的詩句。絲履為古代男女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鞋子。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東晉時期的一雙織成履,就反映了當時較高的制鞋工藝水平。墓中同時出土升平11年(公元367年)和升平14年(公元370年)的文書,可知它是東晉時期的遺物。履長22.5厘米,寬8厘米。履底、幫、里是用麻繩編織的。鞋面由褐、紅、白、黑、藍、黃、金黃、綠等八種顏色的絲線織成各種花紋和云紋。幫面上還有“富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長”十個隸書漢字。這雙織成履流露出中原鞋履的風范,履底、履里、幫面編制的都非常精致,是中國古代鞋履中的瑰寶。
南北朝時期的靴子實物見于尉犁營盤古墓之中,營盤出土的一雙彩繪刺繡靴子,靴底為皮革,靴面是麻布質(zhì)地,靴內(nèi)襯柔軟的毛織物,使整個靴子顯得比較厚實,靴面、靴筒繡有紅、青、黑、藍等色彩的云朵紋樣,像這樣具有強烈裝飾風格的靴子,在我國唐代以前,實不多見。
從考古發(fā)現(xiàn)資料來看,唐代西域女子的鞋履可分為高頭和平頭兩種形制。高頭履又稱翹頭履,阿斯塔那230號墓出土的屏風畫《仕女圖》中的女子,所穿的鞋子就是翹頭履,鞋頭上翹,并飾有花紋。這雙云頭錦鞋的鞋面、鞋頭、襯里都采用了高級面料,特別是襯里用藍、綠、緋紅、絳、蛋青、白、黃七色織成彩條花鳥流云等紋飾的經(jīng)錦,其中藍、絳、緋紅、蛋青四色彩條暈間。這是目前唐代彩條中顯花的最華貴的暈間彩錦品種。鞋面是華麗的變體寶相花紋,鞋頭用一種由大紅、粉紅、白、墨綠、蔥綠、黃、寶藍、墨紫八色絲線織成的斜紋錦,圖案為紅地五彩花,以大小花朵組成團花中心,繞以珍禽異獸,卷云行霞,間以瑞草散花,外側(cè)又雜置折枝花和山石遠樹。鞋頭呈高聳的云頭狀。這雙云頭錦鞋充分顯示了唐代中期織錦、配色、顯花三者結(jié)合的顯花藝術(shù)水平,是唐代衣物中極為罕見的精品之一。
唐代西域女子穿著的平頭鞋有麻、蒲、皮等多種質(zhì)地。用麻線編制的鞋子稱作麻鞋,又稱線鞋,如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一雙麻鞋,用粗麻繩編織成厚底,由細麻繩編織鞋面。鞋面結(jié)構(gòu)疏朗,中間編織成鏤空狀,與現(xiàn)代的涼鞋相似。阿斯塔那187號墓出土的《圍棋仕女圖》中的幾位侍女也穿了這種麻鞋,說明麻鞋是唐代西域居民普遍穿著的鞋子。麻鞋并不是西域的鞋履,應(yīng)是從內(nèi)地輸入的。但內(nèi)地的線鞋,不同于《圍棋仕女圖》中地位低下的侍女所穿的麻鞋,而是京城里貴族婦女時尚的奢侈品。穿麻鞋的形象在唐代繪畫作品中有諸多反映,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中的宮女們,全都穿著麻鞋。此外陜西長安唐韋泂墓出土的石刻以及西安唐代李爽墓出土的壁畫上都有穿麻鞋的形象。
阿斯塔那唐墓中還發(fā)現(xiàn)了蒲草編織的蒲鞋,這種鞋子也是由中原傳入的,多為百姓暑天所穿。五代畫家顧閎中所繪的《韓熙載夜宴圖》中也可以看到當時蒲鞋的具體形象。
皮鞋與麻鞋、蒲鞋相比,十分耐穿,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8雙皮鞋,鞋底用粗麻線編織,鞋面用皮革,鞋內(nèi)襯氈,用麻線縫綴,顯得結(jié)實耐用,應(yīng)是當?shù)毓そ乘啤?BR>
唐代西域靴子實物十分少見,多見于絹畫、石窟壁畫和草原石人,如現(xiàn)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出土于吐魯番古墓的《樹下人物圖》中的女主人,穿的就是一雙黑皮靴。西域女子舞蹈時也穿皮靴。受西域的影響,唐代婦女也有穿靴子的習俗,特別為宮廷舞女所青睞,將這種靴子叫“蠻靴”。如舒元輿的《贈李翱》中云:“湘江舞罷忽成悲,便脫蠻靴出降帷!贝┭プ拥膵D女形象,在唐人的繪畫中也有反映,和這種靴子配套,身上都著胡服。
唐代西域男子的靴子,比較常見的是長腰靴,靴的質(zhì)地以皮革為主。如出土于吐魯番阿斯塔那的木雕胡人俑、戴幞頭泥塑胡人俑、打馬球俑以及《侍馬圖》中的牧馬人都穿著長腰靴。天王踏鬼俑中的武士所穿的高筒靴子,靴筒上端兩側(cè)有扣眼,系帶從扣眼穿出,再束在腰帶上。1973年阿斯塔那193號墓還出土了一雙紙靴,它是隨葬的冥衣,通高9厘米,長筒,靴尖到腳背間用麻線縫連,腳踝處用織物扎束固定,并有裝飾作用。
靴子是高昌回鶻男子的主要鞋履,穿長袍時,褲子塞入靴內(nèi)。有的靴筒上端兩側(cè)有扣眼,系帶從扣眼穿出,再束在腰帶上,將靴統(tǒng)吊起。高昌回鶻女子除了穿皮靴之外,還穿一種厚底、鞋尖上翹的花鞋,這種鞋子具有中原的特點,曾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反映了漢人穿著習俗對高昌回鶻人的影響。高昌人還發(fā)明了“套靴”,就是靴外又套一雙皮質(zhì)的鞋子,這種被現(xiàn)在維吾爾人稱之為“喀拉西”的靴子,至今仍在南疆地區(qū)廣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