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屬因何意氣消沉 你知道嗎?
你的下屬意氣消沉嗎?
首先先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組織績效=能力水平*積極性*環(huán)境質量指數(shù)。而對于一個組織來講,下屬的能力水平在特定的時間內是一定的,因為即使經(jīng)過培訓下屬的能力也不能突然提高。那么提高組織績效的切入點也就鎖定在了積極性和環(huán)境質量指數(shù)上了。因為本文是討論下屬積極性的,在這里只簡單把環(huán)境質量指數(shù)同積極性相等價。環(huán)境質量指數(shù)是影響下屬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試問如果下屬沒有一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他怎么能有很高的積極性呢?
那么現(xiàn)在得出的觀點,就是一個非常直接而且淺顯的觀點:下屬的積極性直接影響組織的績效。
人們在積極性方面的差別,首先是一種心理體驗,如對同一件事情,有沒有參與的動機,設定什么樣的目標,是否喜愛,能否抵擋其他事物的誘惑等等。因此可以得出積極性的心理層次的含義:動機、目標、情感、誘惑。因此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積極性是一種行為準備狀態(tài)。但我們是做管理的,因此就要從管理的角度來看積極性。
從管理學角度來講,積極性是一種行為狀態(tài),它具體表現(xiàn)為:
1. 對某項活動的參與程度與干勁。這是指下屬是否愿意從事某項工作,可以通過下屬流失率、要求調動率、出勤率、工時利用率等指標以及日常工作中職工遇到比較艱苦、困難的工作時的態(tài)度反映出來。
2. 責任心。這是指下屬對待工作盡心的程度?梢詮南聦偈欠褡袷夭僮饕(guī)程、重視質量、愛護設備工具、節(jié)約費用、認真記錄和傳遞工作信息等方面來衡量。
3. 主動性。這是指下屬對待監(jiān)督和分工的表現(xiàn)?梢酝ㄟ^在不同監(jiān)督程度下職工干勁與責任心的高低,對待分內、分外工作的不同態(tài)度,以及完成無指令任務的多少等方面來衡量。
4. 創(chuàng)造性。這是指下屬與改進工作有關的表現(xiàn)。
人們在積極性方面的差別,必然會表現(xiàn)為上述的行為方面,管理者調動積極性的成效也必須通過下屬在參與度、干勁、責任心、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變化來判斷。
但下屬工作積極性的高低在每個人身上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例如有的責任心強但主動性不夠。因此積極性可以分為三個層級階段:參與階段、負責階段、主動創(chuàng)新階段。積極性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是:首先是愿意參與,有一定的干勁;然后是產(chǎn)生比較強烈的責任感;最后是表現(xiàn)出高度的自覺性與創(chuàng)新精神。
接下來談談讓下屬意氣消沉的幾種表現(xiàn):
忽略成就。這大多由于管理者把良好的成果當成了一種理所當然而造成的。任何人都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肯定,并且大多數(shù)人并不具備自我肯定的能力或習慣,他們希望獲得別人尤其是他們的上級肯定的回應。這就如同你并不知道你演奏的樂曲是否動聽,只有從觀眾的掌聲中你才能肯定自己的演奏。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是人來判斷自我價值是否實現(xiàn)的一種手段。如果你經(jīng)常的忽略下屬的成就,那么他們會認為他一直做的都是沒有價值的事情,換作是你你會一直做沒有價值的事情嗎?我想你不會。另外強調的一點是:做主管的應當認為下屬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他額外做的貢獻。因為只有這樣才會讓下屬認為每件事情都是他應當做的。相反,如果主管認為每件事情都是下屬應當做的,則下屬會認為他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分外的事情,應當受到特殊的待遇。
對缺點很敏感。人無完人,這是老掉牙的話了。我們用一個人,看的是他能夠貢獻什么,而不是看他有什么缺點,是要揚長避短的。一般的主管經(jīng)常犯的毛病就是挑下屬的毛病,以為這樣就會顯示出自己的水平,下屬就能夠服他。其實不然,下屬只會認為這個主管沒有氣度,容不得人,那誰還會跟他賣命。另外,如果下屬在主管眼中只有缺點,而一無是處的話,下屬會認為跟著這為主管沒有前途,前途都沒有了,還談什么積極性。還有一些主管,只是憑借自己的好惡來評價一個人,那么當然會有許多不合他的心意的事情,記住:上帝造人,一定會有你看不上的人,因為上帝不是為你而造人!
推斷別人的價值觀。人對行為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價值觀。很多主管經(jīng)常把自己的價值觀同下屬的價值觀相等價,他認為重要的,下屬也一定會認為重要。因此,很多主管經(jīng)常把自己希望獲得的,作為獎賞來發(fā)放給下屬,但下屬卻根本不領情。這就如同拿錢獎勵雷鋒一樣,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請參閱拙文《價值觀與領導》)
假如他們不知道如何執(zhí)行任務,就告訴他們將就著做。這對于下屬來講,只傳遞了一個信息:主管根本就不重視這件事。既然他的頂頭上司都不重視這件事情,那他還會拼死拼活的努力做嗎?當然不會。行為本身是有動機的,我們總是會采取行動以達成一些我們認為重要的事情。反過來講,不重要的事情就不會有動機,而動機又是積極性的一個心理因素,遞推一下就知道不重要的事情是不會調動下屬的積極性的。因此,一定要讓下屬知道,他現(xiàn)在做的事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關乎大局的事情,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事情,哪怕這只是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總之要讓他有一種優(yōu)越感和使命感。
詆毀。主管同下屬之間是一種同榮共辱的關系,而不是仇人。記得曾經(jīng)有家公司的老總,到一家公司經(jīng)過培訓后,來給他的員工上課,叫毀滅式教育。怎么個教育?反正就是詆毀每一個人,把每一個人都說的應當馬上去跳樓,省得浪費資源。那天他們公司的員工有很多人都是哭著回去的,以后幾天他們公司的人見到老總就像耗子見到貓一樣。這樣的一種關系,員工怎么會有積極性去幫助老總去開疆拓土呢?中國古代凡是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帝王,大都是那些對大臣(尤其是賢臣、能臣)非常尊敬的。中國最鼎盛的時候是在李世民的時候,那個時候有個名臣叫魏征的大家都知道。有這樣一則趣事,說李世民每次和魏征爭論后,都要出去散步。有一天這馬皇后就問李世民為什么要這樣,李世民講了一句話:“我怕我殺了他”。李世民到最后也沒有殺魏征,魏征也一直的勸柬著李世民,所以才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有這么一句話:“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父母;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仇寇。”。
營造出同事間會彼此競爭、恐懼的環(huán)境。這是典型競爭主義者的行為。在他們看來只有競爭才能讓下屬有壓迫感,有了壓迫感,下屬就會很努力的工作。行軍打仗知道最怕打什么樣的仗嗎?是打野戰(zhàn)。兵與兵之間,將與將之間,兵與將之間彼此都不熟悉,心里都沒有底。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是一名將軍你會帶兵殺入重圍嗎?我想你不會,因為你不知道進去后,能不能出來,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有難的時候,會不會有人來救你。另外一個方面,非良性競爭會讓團隊成員之間的關系變得復雜,在復雜的關系下,團隊合作就會出現(xiàn)問題。最后,這樣的競爭會使得組織內部內耗掉大量的時間、資源和精力,從而降低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不支持下屬,卻希望得到絕佳的工作效果。中國有句話:“又要馬兒跑的快,又要馬兒不吃草”。其實這也是把員工的成就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一種表現(xiàn),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主管會認為下屬沒有取得絕佳的工作效果,是因為他們沒有努力,而并非他們有某些困難。我的管理思想一直都是從人性本善的角度出發(fā)的,因此我會假定每個人都會竭盡所能的工作,因此我在賦予他們責任的同時,還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他們能夠竭盡所能工作的條件。還有一種情況是,主管不知道該給下屬什么樣的支持,因此也就停留在了“精神上支持你”的階段,這就好比說帶兵打仗,你和下屬說一萬遍“沐皇恩”,不如給他們最充足的糧草、最精良的裝備對他們有支持作用。
成功就搶功,失敗就歸咎于他們。這是主管失德的一種行為。這就想一個人吃你的、用你的、花你的,最后還要說你這個人如何如何的吝嗇,你還會和他做朋友嗎?主管失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下屬會有怨言,有了怨言就有了隔閡,有了隔閡就不會很好的溝通,不能溝通就不會有熱情,沒有熱情當然也就沒有積極性可言了。軍事上有“沒有怨言的兵好帶一些”。另外如果主管有功就搶、失敗就歸咎下屬,那么下屬就只有過錯而沒有成就了。試問,下屬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會如何,會覺得沒有前途、沒有出頭之日了,這同忽視下屬的成就一樣的結果。
不容忍失敗,讓人熱切想要文過飾非。上有所好,下必盛焉。做主管的既然不容忍失敗只希望聽到勝利的凱歌,那么下屬只好報稱天下一片承平了。什么樣的將軍帶什么樣的兵,因此才有“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之說。做主管的就沒有小事,越是位高權重越是如此。記得和紳講:“我們做這么大的官,小事不謹慎也會出大事的”。尤其是做主管的,你所關注的事情,必定會成為下屬所關注的事情,因此更加要臨淵畏懼、處高而寒,注意合理的運用你個人的關注來影響下屬的注意力焦點。
首先先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組織績效=能力水平*積極性*環(huán)境質量指數(shù)。而對于一個組織來講,下屬的能力水平在特定的時間內是一定的,因為即使經(jīng)過培訓下屬的能力也不能突然提高。那么提高組織績效的切入點也就鎖定在了積極性和環(huán)境質量指數(shù)上了。因為本文是討論下屬積極性的,在這里只簡單把環(huán)境質量指數(shù)同積極性相等價。環(huán)境質量指數(shù)是影響下屬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試問如果下屬沒有一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他怎么能有很高的積極性呢?
那么現(xiàn)在得出的觀點,就是一個非常直接而且淺顯的觀點:下屬的積極性直接影響組織的績效。
人們在積極性方面的差別,首先是一種心理體驗,如對同一件事情,有沒有參與的動機,設定什么樣的目標,是否喜愛,能否抵擋其他事物的誘惑等等。因此可以得出積極性的心理層次的含義:動機、目標、情感、誘惑。因此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積極性是一種行為準備狀態(tài)。但我們是做管理的,因此就要從管理的角度來看積極性。
從管理學角度來講,積極性是一種行為狀態(tài),它具體表現(xiàn)為:
1. 對某項活動的參與程度與干勁。這是指下屬是否愿意從事某項工作,可以通過下屬流失率、要求調動率、出勤率、工時利用率等指標以及日常工作中職工遇到比較艱苦、困難的工作時的態(tài)度反映出來。
2. 責任心。這是指下屬對待工作盡心的程度?梢詮南聦偈欠褡袷夭僮饕(guī)程、重視質量、愛護設備工具、節(jié)約費用、認真記錄和傳遞工作信息等方面來衡量。
3. 主動性。這是指下屬對待監(jiān)督和分工的表現(xiàn)?梢酝ㄟ^在不同監(jiān)督程度下職工干勁與責任心的高低,對待分內、分外工作的不同態(tài)度,以及完成無指令任務的多少等方面來衡量。
4. 創(chuàng)造性。這是指下屬與改進工作有關的表現(xiàn)。
人們在積極性方面的差別,必然會表現(xiàn)為上述的行為方面,管理者調動積極性的成效也必須通過下屬在參與度、干勁、責任心、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變化來判斷。
但下屬工作積極性的高低在每個人身上的發(fā)展是不平衡的,例如有的責任心強但主動性不夠。因此積極性可以分為三個層級階段:參與階段、負責階段、主動創(chuàng)新階段。積極性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是:首先是愿意參與,有一定的干勁;然后是產(chǎn)生比較強烈的責任感;最后是表現(xiàn)出高度的自覺性與創(chuàng)新精神。
接下來談談讓下屬意氣消沉的幾種表現(xiàn):
忽略成就。這大多由于管理者把良好的成果當成了一種理所當然而造成的。任何人都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肯定,并且大多數(shù)人并不具備自我肯定的能力或習慣,他們希望獲得別人尤其是他們的上級肯定的回應。這就如同你并不知道你演奏的樂曲是否動聽,只有從觀眾的掌聲中你才能肯定自己的演奏。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是人來判斷自我價值是否實現(xiàn)的一種手段。如果你經(jīng)常的忽略下屬的成就,那么他們會認為他一直做的都是沒有價值的事情,換作是你你會一直做沒有價值的事情嗎?我想你不會。另外強調的一點是:做主管的應當認為下屬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他額外做的貢獻。因為只有這樣才會讓下屬認為每件事情都是他應當做的。相反,如果主管認為每件事情都是下屬應當做的,則下屬會認為他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分外的事情,應當受到特殊的待遇。
對缺點很敏感。人無完人,這是老掉牙的話了。我們用一個人,看的是他能夠貢獻什么,而不是看他有什么缺點,是要揚長避短的。一般的主管經(jīng)常犯的毛病就是挑下屬的毛病,以為這樣就會顯示出自己的水平,下屬就能夠服他。其實不然,下屬只會認為這個主管沒有氣度,容不得人,那誰還會跟他賣命。另外,如果下屬在主管眼中只有缺點,而一無是處的話,下屬會認為跟著這為主管沒有前途,前途都沒有了,還談什么積極性。還有一些主管,只是憑借自己的好惡來評價一個人,那么當然會有許多不合他的心意的事情,記住:上帝造人,一定會有你看不上的人,因為上帝不是為你而造人!
推斷別人的價值觀。人對行為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價值觀。很多主管經(jīng)常把自己的價值觀同下屬的價值觀相等價,他認為重要的,下屬也一定會認為重要。因此,很多主管經(jīng)常把自己希望獲得的,作為獎賞來發(fā)放給下屬,但下屬卻根本不領情。這就如同拿錢獎勵雷鋒一樣,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請參閱拙文《價值觀與領導》)
假如他們不知道如何執(zhí)行任務,就告訴他們將就著做。這對于下屬來講,只傳遞了一個信息:主管根本就不重視這件事。既然他的頂頭上司都不重視這件事情,那他還會拼死拼活的努力做嗎?當然不會。行為本身是有動機的,我們總是會采取行動以達成一些我們認為重要的事情。反過來講,不重要的事情就不會有動機,而動機又是積極性的一個心理因素,遞推一下就知道不重要的事情是不會調動下屬的積極性的。因此,一定要讓下屬知道,他現(xiàn)在做的事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關乎大局的事情,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事情,哪怕這只是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總之要讓他有一種優(yōu)越感和使命感。
詆毀。主管同下屬之間是一種同榮共辱的關系,而不是仇人。記得曾經(jīng)有家公司的老總,到一家公司經(jīng)過培訓后,來給他的員工上課,叫毀滅式教育。怎么個教育?反正就是詆毀每一個人,把每一個人都說的應當馬上去跳樓,省得浪費資源。那天他們公司的員工有很多人都是哭著回去的,以后幾天他們公司的人見到老總就像耗子見到貓一樣。這樣的一種關系,員工怎么會有積極性去幫助老總去開疆拓土呢?中國古代凡是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帝王,大都是那些對大臣(尤其是賢臣、能臣)非常尊敬的。中國最鼎盛的時候是在李世民的時候,那個時候有個名臣叫魏征的大家都知道。有這樣一則趣事,說李世民每次和魏征爭論后,都要出去散步。有一天這馬皇后就問李世民為什么要這樣,李世民講了一句話:“我怕我殺了他”。李世民到最后也沒有殺魏征,魏征也一直的勸柬著李世民,所以才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有這么一句話:“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父母;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仇寇。”。
營造出同事間會彼此競爭、恐懼的環(huán)境。這是典型競爭主義者的行為。在他們看來只有競爭才能讓下屬有壓迫感,有了壓迫感,下屬就會很努力的工作。行軍打仗知道最怕打什么樣的仗嗎?是打野戰(zhàn)。兵與兵之間,將與將之間,兵與將之間彼此都不熟悉,心里都沒有底。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是一名將軍你會帶兵殺入重圍嗎?我想你不會,因為你不知道進去后,能不能出來,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有難的時候,會不會有人來救你。另外一個方面,非良性競爭會讓團隊成員之間的關系變得復雜,在復雜的關系下,團隊合作就會出現(xiàn)問題。最后,這樣的競爭會使得組織內部內耗掉大量的時間、資源和精力,從而降低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不支持下屬,卻希望得到絕佳的工作效果。中國有句話:“又要馬兒跑的快,又要馬兒不吃草”。其實這也是把員工的成就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一種表現(xiàn),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主管會認為下屬沒有取得絕佳的工作效果,是因為他們沒有努力,而并非他們有某些困難。我的管理思想一直都是從人性本善的角度出發(fā)的,因此我會假定每個人都會竭盡所能的工作,因此我在賦予他們責任的同時,還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他們能夠竭盡所能工作的條件。還有一種情況是,主管不知道該給下屬什么樣的支持,因此也就停留在了“精神上支持你”的階段,這就好比說帶兵打仗,你和下屬說一萬遍“沐皇恩”,不如給他們最充足的糧草、最精良的裝備對他們有支持作用。
成功就搶功,失敗就歸咎于他們。這是主管失德的一種行為。這就想一個人吃你的、用你的、花你的,最后還要說你這個人如何如何的吝嗇,你還會和他做朋友嗎?主管失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下屬會有怨言,有了怨言就有了隔閡,有了隔閡就不會很好的溝通,不能溝通就不會有熱情,沒有熱情當然也就沒有積極性可言了。軍事上有“沒有怨言的兵好帶一些”。另外如果主管有功就搶、失敗就歸咎下屬,那么下屬就只有過錯而沒有成就了。試問,下屬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會如何,會覺得沒有前途、沒有出頭之日了,這同忽視下屬的成就一樣的結果。
不容忍失敗,讓人熱切想要文過飾非。上有所好,下必盛焉。做主管的既然不容忍失敗只希望聽到勝利的凱歌,那么下屬只好報稱天下一片承平了。什么樣的將軍帶什么樣的兵,因此才有“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之說。做主管的就沒有小事,越是位高權重越是如此。記得和紳講:“我們做這么大的官,小事不謹慎也會出大事的”。尤其是做主管的,你所關注的事情,必定會成為下屬所關注的事情,因此更加要臨淵畏懼、處高而寒,注意合理的運用你個人的關注來影響下屬的注意力焦點。
中國鞋網(wǎng)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chǎn)權。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lián)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yè)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 上一篇:如何讓公司員工成為超人?
- 下一篇:企業(yè)怎么做培訓規(guī)劃?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推薦新聞
熱門鞋業(yè)專區(qū)
品牌要聞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
品牌推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