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族紛紛買車是傻冒還是裝酷
國人消費普遍不理性。一是喜歡跟風,二是喜歡攀比,常常把辛辛苦苦掙的錢盲目地扔到一些性能價格比很低的東西上。
比如現(xiàn)在的工薪族稍微有了點積蓄,首先想到的就是買車買房。買房也就算了,不管怎么說有投資升值的潛力。可是月薪幾千以上的幾乎家家買車,我就十分的搞不明白了:真的有這個必要嗎?
眾所周知,車是消耗品,而且貶值很快。一臺20萬左右的車,一年下來折舊加上貶值恐怕至少2-3萬。再加上油費,保險,維護費,管理費,停車費,修理費,等等,一年下來幾萬總是要的。這對于普通工薪族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支出,而且?guī)缀跏?00%的消耗,沒有任何投資升值或回收利用的價值。
相比較之下,天天打的(不要說坐地鐵,公車了)不過一天幾十塊錢,一年下來撐死也就一萬多。您節(jié)省下來的錢,雇得起兩個保姆外加天天在中檔消費場所吃喝玩樂,以及一年兩趟出國旅游。當然,如果你有志向的話,也可以把這些錢攢起來進行各種投資創(chuàng)業(yè)活動。那才是真正明白人的做法。
天天打的與開車相比,有諸多優(yōu)勢:1.省錢。開銷僅僅是買車的幾分之一。
2.省力。相當于你雇了一個司機。自己開車本身就是一種勞動,還不能有半點疏忽,否則會出大事。國內(nèi)的交通狀況相信大家都了解,開車跟TMD打仗似的。
3.省心。不用擔心找路和找地方停車。也不用擔心車子拋錨或違章。更不用擔心酒后駕駛的問題。
4.省時間。節(jié)省了辦手續(xù),維護,洗車,停車,修車的時間。
5.省資源。中國這么多人,每人搞一輛,對交通,對環(huán)境都是莫大的壓力。
顯而易見,從理財角度,對于中國工薪族來說,除了少數(shù)人的確有需要(比如平均一天需用車2-3次以上者),買車是一件很不合算的事情。
有人可能要反駁:那發(fā)達國家人手一車是不都有病啊?要知道,在發(fā)達國家,工薪族的平均年薪比中國高10倍以上;車子的價格卻比中國低很多(由于中國的高關(guān)稅);出租車(私車的替代品)收費比中國高5-10倍以上。即使這樣,也有不少人寧愿打的或做地鐵(比如紐約)。
開車和打車相比,既然有這么多劣勢,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工薪族忙不迭地去買車呢?我分析可能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出于虛榮心,認為車是身份的代表。其實這樣的人每個年代都有。只不過30多年前弄臺收音機覺得自己很牛B,20多年前擁有“鳳凰”“永久”自行車覺得牛B,10多年前有手機(那時候叫“大哥大”哈哈)才覺得牛B.歸根到底一大半是在裝B. 但是中國人就是好這口,沒辦法,窮人乍富。
2.隨大流 + 頭腦糊涂?傆X得別人都買了自己也買肯定沒錯。要不買就是TMD跟不上潮流。或者沒算清買了車一年要花那么多錢。
3.受汽車廣告(為掙錢賣吆喝)或者有車族(反正臉已經(jīng)腫了,胖子不充白不充)的誤導,以為有了車就代表擁有了一種高尚的生活境界,優(yōu)雅的生活質(zhì)量。其實和打車族比起來,有車族才是孫子。天天上班不嫌累,還要天天當司機月月伺候車。辛辛苦苦攢了幾年的錢,買輛車一家伙就折騰沒了還欠債。好不容易放假了出趟遠門,一半時間花在堵車和找路上 :)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