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上海黃浦江上的鞋履銷售窘?jīng)r
【-滾動快訊】“上海的黃浦江要開著輪船過,我們那里的黃河脫了鞋就過去了。”
這是藏族企業(yè)家巴月第一次走進上海后,面對的最強烈視覺沖擊。從黃河源頭地區(qū)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老家來到上海,巴月跨越近三千公里。而實際上,巴月不是來“逛”的,在他驚異于都市環(huán)境的同時,上海市民對巴月本人以及他帶來的高原物產(chǎn)充滿了新鮮感。
在近日舉行的“2012年上海對口支援地區(qū)特色商品迎新春博覽會”上,巴月帶來了真空包裝的酥油、奶酪、酸奶,還有名貴的冬蟲夏草,吸引了不少消費者。聽說這些商品在上海的展會上難得一見,巴月臉上滿是自豪。
“七年前,我們還只是一個手工小作坊,無論如何都不敢想象能成為綜合性的加工廠,并把商品賣到大上海。”年過四十的巴月說。
在巴月旁邊,還有來自偏遠的果洛州達日縣一個村級牧業(yè)合作社的展位。身著藏裝的工作人員除銷售產(chǎn)品,更多是向消費者一遍遍講解什么是人參果(也稱蕨麻)、什么是炒面(炒熟的青稞面粉)。
“這是深受藏族老百姓喜歡并用來接待貴客的傳統(tǒng)點心,用酥油、人參果、奶酪和白砂糖混合制成。過去是家里做了自己吃,制作成商品還是第一回,連西寧都沒有賣,我們就帶到上海來了。”合作社負責人更桑說。
巴月、更桑以及他們開發(fā)的商品,既保留了天然純樸的品質(zhì),也擁有醒目的漢藏雙語商標和精美的包裝,猶如古老青藏高原吹來的一股新風,讓人感受到變化和希望。
“近些年,國家和兄弟省市對我們幫扶支持力度特別大!”巴月的一句感慨,道出了這些變化的其中原因。
過去,由于交通不便、居住分散,果洛州藏族牧民的畜牧產(chǎn)出基本是自給自足,生產(chǎn)力也比較低,F(xiàn)在,村村都通了公路和電視,電話和手機通訊方便,“騎著摩托放牧、開著汽車收奶”較為普遍。而國家提供的各種貼息貸款、幫扶投入以及藏族老百姓商品意識普遍增強,也為高原畜產(chǎn)品深加工創(chuàng)造了條件。
尤其令人高興的是,近年來,在積極保護黃河、長江、瀾滄江“三江源”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過程中,果洛州一方面退牧還草,一方面提倡科學種草、定點放牧,通過市場之手實現(xiàn)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區(qū)域特色經(jīng)濟發(fā)展、牧民收入提高和市場供應豐富的多贏效果。
“我們的酥油、奶酪和酸奶,是真正的綠色食品。第一次來上海,除了想親眼看看大城市的繁華和發(fā)達,更重要的是以高原美食表達我們對上海人民的感謝之情。這不正是對口支援!”巴月說。
據(jù)巴月介紹,此次果洛多家企業(yè)來上海參展和住宿費用,都是上海方面解決的。“這不僅是錢,更多的是讓我們感受到溫暖。”與他一起來的妻子和兩個女兒也從中受益,一家人不僅頭一回“逛”上海,而且一邊逛一邊學習,感觸良多。
巴月的大女兒卓瑪加,今年22歲,愛唱歌。她告訴記者,此次上海之行,印象最深的不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而是展會主辦方邀請她在酒會上演唱一曲《藏北草原》。“你知道,我們那里的女孩子都挺害羞的,平時與陌生人說話都不敢。”卓瑪加說。
卓瑪加今年就要從青海一所畜牧獸醫(yī)學校畢業(yè)了。在她看來,這次登臺唱歌是她“第一次踏進社會的演出”。
巴月的小女兒耿智卓瑪,今年10歲,上小學四年級。巴月說:“國家現(xiàn)在富強了,對藏族聚居區(qū)教育的投入很大,孩子可以免費接受教育。我想讓小女兒多讀書,以后來上海上大學。”
盡管第一次來上海,一切都是陌生的,但巴月不僅留意一位位消費者不同的口味和需求,甚至還與一家電子商務網(wǎng)站的業(yè)務員攀談,了解新興的網(wǎng)購知識。
“有機會我肯定還要來上海,不僅我自己來,還要讓我們那里更多的牧民群眾和企業(yè)來上?匆豢础”巴月說。(-最專業(yè)最權(quán)威的鞋業(yè)資訊中心)
【-品牌動態(tài)】高跟鞋自16世紀面世以來,一直流行了400年。但高跟鞋并非一下子就在平地上冒起3寸高,它的高度是16世紀時開始,...
[詳細]-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