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手機站

微博 |

我的商務中心

中鞋網,國內垂直鞋類B2B優(yōu)秀門戶網站 - 中鞋網 客服經理 | 陳經理 鐘經理
你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市場 > 鞋服制造在美遇阻 工會未必抵制中企并購

鞋服制造在美遇阻 工會未必抵制中企并購

2012-08-13 14:38:27 來源:新浪財經 中國鞋網 http://m.xibolg.cn/

  【中國鞋網-國內動態(tài)】8月3日,美國助理國務卿費爾南德斯在香港表示:“期待更多中國企業(yè)赴美投資。”與此同時,金融危機后福特等不少制造業(yè)巨頭已向美國本土回撤,不久前傳聞準備在今年10月底關閉在華自有工廠。

  奧運會上美國隊的隊服乃“中國制造”,這在美國國內掀起了一場輿論風波。奧巴馬競選團隊最新競選廣告以奧運開幕式為背景,譏諷其競爭對手羅姆尼將大量工作崗位轉移至中國。2011年,中國向美國出口3250億美元,是世界最大的貿易流。8月7日,美國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fā)布年度報告稱,美國各地對華出口增幅遠超對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出口增幅。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時光倒流20年,很少有人能預測到當時給美國人“賣苦力”的中國人最終能收購“老板”,也很少有人能預測到美國人在高新科技突飛猛進的同時會走“回頭路”重拾傳統(tǒng)制造業(yè)——這一切如今都真實地發(fā)生了。

  中國加入WTO以來,“中國制造”一直是世界經濟的關鍵詞,美國超市里滿目的“Madein China”的標簽給美國人帶來了實惠,但他們先是嫌棄“中國制造”粗制濫造,如今又特別強調“中國企業(yè)奪走了我們的就業(yè)機會”。

  研究中國經濟愈20年的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維克托•李皮特教授用“愛恨交織”來形容美國人這份不理性的糾結。為了解決就業(yè)問題,美國精英階層開出了“制造業(yè)回歸”的藥方,并開始低頭招商引資。

  世道正在起變化,站在眼下這個世界經濟的十字路口,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制造業(yè)和“中國制造”。帶著這樣的問題,本報記者來到了美國。

  一說起中國企業(yè)“走出去”,財經界人士都會齊刷刷地提及總部位于浙江蕭山的萬向集團,它是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配件生產商。今年是萬向進軍美國市場的第16年,16年間,萬向不僅注冊成立了美國公司,還并購了28家美國工廠。

  機器搶走就業(yè)機會

  官員熱衷招商引資

  在重商輕官的文化背景下,美國伊利諾伊州埃爾金市的市長及其同僚并不經常有機會見到倪頻,聽說有中國記者前去采訪倪頻,該市市長特意委派商會負責人主動登門來推介當地的投資環(huán)境,也借機與倪頻拉拉家常。

  倪頻是萬向集團美國公司的總經理,公司總部設在埃爾金市。產于美國的汽車中,每三輛中就有一輛使用萬向在美國制造的零部件。2010年,萬向美國公司銷售額達20億美元,其中90%為“美國制造”,值得一提的是,它為美國提供了五千多個就業(yè)機會,在埃爾金市乃至全美的影響力都很大。

  不時有美國人痛呼“中國人搶走了我們的就業(yè)機會”,倪頻時常安慰他們:“你們的就業(yè)機會不是被中國人搶走的,技術革新才是你們就業(yè)的最大競爭對手。過去人做的事現在機器就能做了,人自然就沒機會再做了。”他認為,美國人的就業(yè)焦慮恰恰是因為美國太發(fā)達,與李皮特教授的觀點完全一致。

  他們的觀點與記者的觀察吻合,在美國,一些超市已采用自助收銀系統(tǒng),消費者埋單時不再面對收銀員,而是自己動手掃描條形碼計價,刷信用卡結賬,只在出口處設卡監(jiān)督。如此一來,一個大型超市就削減了數十個收銀員的工作崗位。

  在大勢面前,美國地方父母官深知抱怨中國人毫無意義,他們往往選擇務實的對策:招商引資,吸引中國公司前去投資,為當地創(chuàng)造就業(yè)崗位,提高居民收入。埃爾金商會負責人麥克•凱利向本報記者透露,他們希望能借助中國等外來投資,使當地工人的年收入從4萬美元升至4.5萬美元以上。

  凱利耐心地向記者介紹了當地“得天獨厚”的投資環(huán)境,其話語方式與中國的地方官異曲同工。倪頻笑稱,美國政府如此熱衷于招商引資,是近幾年才有的事,“過去會有人給你臉色看”。

  美國的招商引資工作精細得令人乍舌,倪頻曾到美國某市考察,當地政府為每位客人都準備了一個包,打開一看嚇一跳:每位客人的興趣、愛好都已被記錄在冊。“也不知道他們從哪兒查來的,說明他們的確仔細研究了每一個潛在的投資者。”倪頻至今對此事嘖嘖稱奇。

  除了地方官員,美國總統(tǒng)也不敢懈怠招商引資。從上世紀90年代進入美國市場開始,萬向就被美國政府重點關照,一有中國高級別代表團訪美,白宮就會給倪頻發(fā)會議邀請函。最近的一次,奧巴馬在接待中國國家領導人的致辭中特別強調了萬向為美國解決的就業(yè)崗位數量。美國各級政府的招商引資熱情,主要基于解決就業(yè),而非增加財政收入。


  美公司愿“白送”工廠

  工會未必抵制中企并購

  16年來,萬向在美國收購了28家工廠,它們的老東家不乏福特、克萊斯勒等行業(yè)巨頭。海外并購在中國財經界一直是個熱門話題,許多人認為這是件難事,倪頻卻并不這么認為:“在我們收購的工廠里,有的幾乎是白給我們的,他們需要我們。”

  他向記者解釋說,有的美國工廠技術底蘊深厚,但視野狹窄,不具備全球資源,也缺乏財力支撐,以至于陷入泥沼。一旦萬向收購了它們,就會把它們放到全球產業(yè)鏈中重新定位,使其不做無用功,產品銷路也不愁了,業(yè)績自然就上去了。

  早些年前,甚至有多家美國公司主動提出把公司的主導權“白送”給萬向。這聽起來不可思議,背后的經濟賬卻很清晰:如果繼續(xù)由原班人馬苦苦支撐,公司最多只能賺1美元;如果把60%的股權白送給萬向,公司就可以賺5美元,雖然其中的3美元將落入萬向的腰包,但原股東們可以從中分到2美元,是原先的2倍。

  在美國辦企業(yè),擅長組織罷工的工會始終是管理者的“大麻煩”。有一次,倪頻應邀去一家工廠談判收購事宜,工廠主事先給他打招呼:來時別穿西裝、別打領帶,也別帶名片,到了之后別從正門進——他怕工會得知工廠將被轉手給中國人的消息后鬧罷工。

  這位工廠主還“教”給倪頻一招:“如果有工人問你來廠里干什么,你就說你是保險公司的,到廠里核查保險。”

  即便倪頻照做了,當他進入工廠后,工會成員還是“纏”上了他。跟到半路,“工頭”把他拉到一邊問他:“你們啥時能把事情辦完?”倪頻被嚇住了,趕忙裝傻:“什么事情?”工頭悄悄地說:“快點買!你別聽那幫人瞎扯,我們盼星星盼月亮地盼著你們來!”

  這些被并購企業(yè)的工會組織總體上都相當支持萬向的并購計劃,因為這涉及多數人的飯碗問題;也有工人擔心事后被裁或減薪,到廠外舉牌子抗議。

  倪頻清楚地記得,在收購福特旗下的一家工廠時,工會的投票贊成率竟然高達90%。“我們接手后裁員五分之二,并取消了很多福利,但他們覺得是我們救了公司,都很配合。”

  美國是“低本高效之王”

  萬向為何敢于舍近求遠,到公認的高工資國度美國直接設廠?倪頻的回答很干脆:“中國的工資一點也不低。”他簡單算了算,雖然美國工人的工資是中國工人的8~10倍,但美國管理人員的工資并不比中國管理人員高。(注:美國工廠內部收入差距不懸殊,階層分化不如中國明顯。)

  盡管工資高,倪頻卻總結發(fā)現美國工人很“劃算”,因為他們的工作效率足足是中國工人的12倍。“同一道工序,在中國需要24個工人高強度地干,美國工廠只需配2個人——其實他們只是把設備的結構稍作修改。”

  諸如此類,技術是把雙刃劍,它讓美國工廠高效運轉,同時剝奪了美國人的就業(yè)機會。這種趨勢已悄然蔓延至中國,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攀升,萬向在中國的工廠訂了新規(guī):如果能用一臺設備代替一名工人,只要設備價格低于50萬元,就選擇設備。

  除了“高效”,倪頻還認為美國是“低成本之王”:“土地、房子比中國便宜,車和汽油比中國便宜,豬肉、雞肉也比中國便宜……‘其他成本’也很少。”于是我們可以看到,萬向在美國的工廠反而向中國出口產品,克里夫蘭一家工廠40%的產品銷往中國。

  他向記者坦言,萬向在美國賺錢比在中國賺錢快得多:“我們在中國制造產品,在美國做業(yè)務整合,賺的錢不一樣,就好比華爾街賺的錢跟中國賺的錢不一樣。”

  志高空調北美分公司總經理王偉很特別,他原本在美國任另一家廣東家電業(yè)巨頭的管理者,身在美國的他沒到志高總部待過一天,就直接被志高“挖”去籌建北美分公司了。2010年底,志高北美分公司在洛杉磯成立,目前共有7名員工,全是美國籍。

  記者坦率地問王偉,志高空調在中國國內尚且只是“老三”、“老四”,為何要去闖蕩美國?王偉笑答:“品牌運作是一方面,而且我們在美國的利潤很高。”

  利潤制高點和技術門檻

  眾所周知,國內空調行業(yè)長期糾結于價格戰(zhàn),已進入微利時代,志高在美銷售的產品均從廣東海運而來,長途跋涉之后何以取得“很高”的的利潤?據介紹,一臺在中國賣3000元的中國產分體式空調,出口到美國后可賣1000美元,約合人民幣6400元,足足翻了一倍。

  售價高的同時,物流成本也不貴,王偉向記者透露了一組數據對比:“從廣東南海志高工廠運一柜空調到北京,運費約12000元;如果把這柜空調運到深圳鹽田港(4.24,-0.09,-2.08%)裝船發(fā)往美國洛杉磯,途中耗時十多天,運費加關稅總計1800美元,略少于12000元人民幣。”

  中國家電企業(yè)要實現“美國夢”,并不容易,要過的第一關是認證,志高申請通過美國通行的UL認證后才進軍美國市場。找王偉這個“老美”籌建分公司則是走捷徑,因為美國的空調行業(yè)跟中國完全是兩回事。

  美國人基本都住獨棟別墅,別墅基本都裝中央空調,而中國品牌的中央空調目前幾乎沒有進入美國市場的可能性——美國前些年提高了中央空調的能效比標準,要達到標準就必須采用美國谷輪公司產的壓縮機,而谷輪公司對中國品牌閉門謝客或胡亂叫價。這道技術門檻,中國企業(yè)暫時難以跨越。

  于是,志高等中國空調企業(yè)只能把眼光瞄向分體機市場,通常情況下,美國中產家庭只有在加蓋或改造小房間時才會購買分體機。中國消費者通常到國美、蘇寧這類家電賣場去買分體機,由賣場派人上門安裝;在美國,安裝分體機卻被定位為“工程”,由專業(yè)人士精工細作。

  這些專業(yè)人士深植于社區(qū),服務社區(qū)居民,他們技藝精湛,經他們的手,空調裝到墻上后“不見線、不滴水”,美觀、嚴謹。居民信得過他們,通常經由他們購買分體機,再請他們安裝,安裝費少則兩三百美元,多則七八百美元,有時甚至比空調本身海貴——在美國,勞動很值錢。

  換句話說,社區(qū)空調安裝工們掌握了可靠的分體機銷售渠道,他們自然成了王偉的重點爭取對象。王偉對此頗有心得:“只要讓安裝工們親身感受到賣我們的產品他們更有利可圖,他們就愿意幫我們。”

  他坦言,在美國市場,中國的所有家電品牌、空調品牌都還弱小得不值一提,但給人貼牌代工賺微利的日子是難以為繼的,企業(yè)們都已有了危機感:“家電、空調并非沒有利潤,但利潤都被渠道商、品牌運營商拿走了。我們幾萬人替它們干代工,他們有渠道和品牌,安排幾個人就能管住我們,凡事都輪不到我們插嘴,我們要做的就是交貨,至于這個貨賣到了哪里、怎么賣的,跟我們毫無關系。這種情況必須盡快改變。”

  看NBA為業(yè),錯過林書豪

  “如果你攻占了北上廣的市場,你緊接著就能攻占全國的市場。如果你打入了美國的市場,你緊接著就能打入全球市場。”匹克運動北美公司CEO粟佳向本報記者這樣分析美國市場的戰(zhàn)略地位。

  匹克公司北美公司成立于2010年,在此之前,這家出身草根的福建企業(yè)已通過聘請NBA球星代言在中國國內打響了知名度,在美國也已有了知曉度。但客觀條件很殘酷:耐克壟斷了美國八成的運動鞋市場,前輩“李寧”的美國戰(zhàn)略已告失敗,匹克在美國又能有何作為?

  毫無疑問,匹克在美國設分公司的目的之一,是方便與公司簽約的18名NBA球星和3支NBA球隊溝通,但粟佳說,銷售和研發(fā)對美國分公司同等重要:“中國運動鞋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利潤空間和市場空間呈下滑趨勢,必須擴張海外市場。美國是運動王國、籃球王國,1000億美元的大市場,一定要打進來分杯羹。我們在洛杉磯開了兩家專賣店,在美國搜集最前沿的行業(yè)信息發(fā)揮總部,并就地研發(fā)新產品。”

  肯尼曾在耐克工作,毛遂自薦到匹克任品牌總監(jiān)。在美國,像他這樣的運動裝備專業(yè)人才多如牛毛,很難出人頭地;但對中國運動品牌而言,他確實難得的人才。他希望在中國企業(yè)實現個人價值。

  粟佳、肯尼和同事們幾乎以看NBA為業(yè),能看到的球賽盡量一場不落?辞蚴莻“淘金”的過程,他們希望在一張張NBA球員的面孔中找到幾張適合給匹克代言的,若能低價簽下一支超級“潛力股”,無異于挖到金礦。在美國看NBA和在中國看NBA區(qū)別不小,只有走“進”了,才能看清楚。

  林書豪出名前,匹克就盯上了這個“香蕉人”,但陰差陽錯,未能及早簽下。而后,林書豪成了“零輸豪”,一夜爆紅,身價飛漲,匹克認為他的性價比已不高,只能放棄,粟佳至今對此耿耿于懷。

  盡管已經勇敢地邁出了“走出去”的步伐,但客觀上,匹克等“晉江幫”目前從美國撈到的實惠仍主要集中在品牌營銷的“出口轉內銷”上——請NBA球星代言,然后在中國國內媒體上投放廣告,拉動國內市場。在這個層面,“晉江幫”的NBA戰(zhàn)略已經取得了成功,因為他們的品牌價值的確通過美國這一營銷平臺得到了猛增。

  據透露,盡管產品已打入了40多個國家的市場,但匹克仍有九成的銷售額來自中國國內。

  “規(guī)矩”變了,抄底專利和人才

  張宇是廣州國光音響美國分公司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音響某種意義上是奢侈品,相應的,國光音響是家外向型企業(yè),銷售額的七成來自海外業(yè)務,早在1996年就在美國設了辦事處。2002年,公司老總認為有個大訂單很重要,就派張宇到美國對客戶進行跟蹤式服務,張宇當時怎么也沒想到一去就是7年,一直待到現在。

  這7年間,張宇最難忘的經歷是,公司2010年斥資300萬美元收購了Aura公司35%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Aura是一家在美國本土有著很大知名度的音響行業(yè)上市公司,其產品在汽車、電視機和筆記本電腦領域應用廣泛。

  張宇說,當時Aura經營情況惡化,這次收購屬于“抄底”。國光公司特別看重的,是Aura的20多項專利技術、優(yōu)質人才及其寶貴的客戶渠道。這是一場典型的“蛇吞象”,國光音響此前曾是Aura在華的代工廠。

  在張宇看來,目前行業(yè)的“規(guī)矩”已經變了。早些年前,作為國光這樣的制造業(yè)企業(yè)唯一要做的就是埋頭干活,上游企業(yè)把配置和參數告訴它,它照做便是;而如今,競爭白熱化,制造業(yè)企業(yè)必須主動掌握最新技術,并把它推薦給客戶,建議客戶在新產品中應用。在這種競爭格局下,掌握重要的專利技術尤為關鍵。

  此外,張宇還借金融危機之勢,在美國為公司“抄底”了一位聲學研究領域的專家,他打算再“淘”幾名電子、軟件集成領域的專業(yè)人才。“即便加工資,很多美國人才也不愿意背井離鄉(xiāng)去中國工作,如果能讓他們在中國企業(yè)的美國分公司工作,他們很樂意。貢獻是一樣的,代價卻能小很多,何樂而不為?”張宇說。

  來自美國的“金句”

  倪頻:“中國人最不擅長‘吃小虧賺大便宜’。美國客戶經常向我抱怨,說中國工廠延遲交貨時愛找借口,諸如船沉了、工廠被燒了之類的……有一次,有個美國客戶問我能不能保證上述事情不發(fā)生,我回答說‘不能’。我說,船萬一真的沉了,我控制不了;工廠萬一真的起火了,我也控制不了?蛻袈牶髮ξ曳Q贊有加,他說他之前問過多位中國工廠主,每個人都拍著胸脯向他保證‘不會翻’、‘不會沉’。我是個膽小的人,比美國人更按常理出牌。”

  世界最大會展公司勵展集團國際銷售副總裁大衛(wèi)•托賓:“過去12年,我到過中國四五十次,我認為,廣州有諸多優(yōu)勢成為最重要的會展中心。有人說,電子商務的興起會沉重打擊會展業(yè),但從電話到手機到互聯網,每一次技術進步都只會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便利,卻永遠也無法取代面對面的交流。通過展會,大家得以面對面地互動,并在互動中增進信任、改進產品與服務。”

  王偉:“中國企業(yè)為什么干不過日韓?龐大的國內市場讓中國的老板們過得太舒服了,一年賣5000萬臺空調,哪怕一臺賺一元錢也能賺5000萬元,談笑間就把錢掙了。他們根本就沒有闖世界的想法,講外語、吃西餐、坐長途飛機,這種日子不好過。所以當年老板們都把出口業(yè)務交給小秘去干,

  后來才知道這一塊很賺錢。”

  粟佳:“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如果能從1直接跳到3,一定不會去走2。但美國的習慣是從1到3一定要先經過2,如果你不經過2,遲早得回頭再把2給補上,而且到那時小寫的2已經變成了大寫的2。”

  GMC聯盟理事長胡偉權:

  中國“優(yōu)等生”高標準結盟

  讓我們回到問題的起點:什么是“中國制造”?一般認為,在中國生產就是“中國制造”。

  深植于美國多年,倪頻卻不這么認為:“這個時代屬于跨國公司,產品在哪個國家制造其實并不重要,按什么標準制造才是問題的根本所有。萬向從不突出自己是‘中國制造’,我們強調‘萬向制造’。這就好比蘋果手機,是在河南生產還是在廣東生產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蘋果公司的手機。我們在分析問題時應該樹立這種觀念。”

  根據記者的觀察,美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符合倪頻的分析,在購買蘋果手機或耐克運動鞋這些世界性品牌產品(它們極有可能在中國生產)時,美國人根本不會查看產品標簽上的產地信息;但在購買雜牌遇到質量問題時,美國人通常會抓住產品上“中國制造”的標簽不放,進而否定整個中國制造業(yè)。

  “一恥俱恥”,優(yōu)質的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一直苦惱于受雜牌牽連又無能為力。廣州“十三行”同孚行后人凌風和好友胡偉權等人發(fā)現了這個問題,16年前,他們創(chuàng)辦了環(huán)球市場公司,并打造了GMC聯盟。

  凌風和胡偉權的想法很簡單:制定嚴格的GMC標準,吸納國內符合這套標準的優(yōu)質企業(yè)加入,并對它們進行嚴格的后期監(jiān)管,假以時日,這些會員企業(yè)的的歐美客戶將親身體會到“GMC標準=優(yōu)質守信”,從今以后一看到GMC的標簽就放心采購。如此一來,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中的“優(yōu)等生”就跟“差等生”劃清界限了,就不再被一刀切地鄙視了。

  由于點到了國內企業(yè)的任督二脈,環(huán)球市場公司以“坐火箭的速度”迅猛發(fā)展,近期已在倫敦交易所上市,廣州市《關于市政府上半年工作情況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報告》中還特意提及此事。

  “我們能成功上市,是因為國際經濟界都看到了‘中國制造’向上提升的趨勢,而我們干的湊巧就是這件事。上市不是為了圈錢,我們主動把自己放到倫敦交易所嚴格的監(jiān)管中去,這有助于進一步加強GMC標準的公信力。”環(huán)球市場總經理、GMC聯盟理事長胡偉權告訴記者。

  胡偉權說,珠三角“世界工廠”的特色和廣州商貿之都的地位是GMC標準從夢想變?yōu)楝F實的重要基礎。目前已有數千家國內企業(yè)加入GMC標準,胡偉權得以掌握許多詳細的企業(yè)數據,他說他清楚地看到“中國制造”和“廣東制造”正在經歷一輪優(yōu)勝劣汰:“每次宏觀經濟一有風吹草動,哭得最慘的都是那些沒有任何競爭力的微小企業(yè),大型企業(yè)和中型企業(yè)的日子其實過得還不錯。”

  記者問胡偉權,優(yōu)質企業(yè)抱團出擊,被“拋棄”了的中國微小企業(yè)是否將因此而迎來滅頂之災。胡偉權卻不這么看:“這就好比紅酒行業(yè),一說起拉菲,人們都夸它是好酒;進一步的,人們認為產自法國波爾多地區(qū)的紅酒都是好酒;最后,所有法國紅酒都跟著沾光,世人對法國紅酒的評價普遍較高。”

  “‘中國制造’也是這樣,既然現實中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我們就先整合‘優(yōu)等生’集體出擊打口碑,時間久了,老外就會漸漸放下對‘中國制造’的成見,其他中國企業(yè)也連帶著沾光。目前看來,我們的工作已取得了相當大的成效。”(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yè)的鞋業(yè)資訊中心)

在線咨詢

姓名
電話
留言

快捷留言

  • 請問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嗎?
  • 我想了解加盟費用和細則。
  • 留下郵箱,請將資料發(fā)給我謝謝!
  • 我對加盟有興趣,請迅速聯系我!
  • 我想了解貴品牌的加盟流程,請與我聯系!
  • 請問投資所需要的費用有哪些!
中國鞋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謝謝!也歡迎各企業(yè)投稿,投稿請Email至:8888888888@qq.com
我要評論:(已有0條評論,共0人參與)
你好,請你先登錄或者注冊!!! 登錄 注冊 匿名
  • 驗證碼:
推薦新聞
熱門鞋業(yè)專區(qū)
品牌要聞
品牌推薦
熱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