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講“中國化”,奢侈品尋求價值認同
【中國鞋網-滾動快訊】如果只賣酒,在中國洋酒肯定賣不過白酒,如果洋酒賣了“中國格調”,情況可能大不相同。
近年來,奢侈品刮起了一股又一股的“中國風”,不少品牌為了迎合中國消費者,推出了各種中國元素的產品。但是業(yè)內專家認為,這只是“表象中國化”,將洋產品披了件中國外衣,兩張皮不一定能讓中國消費者接受,甚至還會感覺其“不倫不類”而拋棄。
奢侈品研究專家楊清山就曾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奢侈品講“中國化”必須將中國文化與品牌深度結合,才能獲得成功。寶珀曾推出一款“中國年歷表”,將中國的五行、時辰、生肖等元素集中在小小一塊機械表上,轟動一時。
如今,在深度中國化嘗試中,奢侈品牌們正在尋求在文化上與中國消費者認同。
興起博物館情結
辦藝術展是奢侈品牌認為與消費者近距離溝通的最好方式,寶格麗曾在國博舉辦珠寶展,不久前萬寶龍帶著數百件經典大班系列作品在上海辦展覽,北京的芳草地購物中心則長年擁有各種藝術展。就連很多品牌的旗艦店,也被改造成了博物館,讓消費者隨時隨地了解品牌的歷史與文化。
早些時候,一些奢侈品的公關負責人曾抱怨,盡管在上;虮本,有不少適合辦小型展覽的會所,但是中國人并不像歐洲人那般熱愛逛博物館、看展覽。玻璃柜里的那些“古董”,只能看不能買,很多人便沒了興趣,不如直接在店面做銷售。
不過中國的消費者成長迅速,不少新生代消費者已開始通過多種渠道收集品牌的信息。90后的蒂娜是Prada和Miu Miu的忠實粉絲,每年兩季的新款包包、服裝出自哪位設計師之手,在時裝周上表現如何她都如數家珍。社交網絡和微電影是蒂娜獲取這些信息的主要渠道,她也常去北京三里屯的店面發(fā)現每一季的新品。
“時尚總是稍縱即逝,過季之后就只能通過圖片、視頻來回顧了!钡倌日f。記者發(fā)現,不少奢侈品的粉絲們,越來越想“看”齊歷年來的產品,一些年輕的消費者還希望了解品牌與他們同齡時的作品什么樣。
藝術品投資經紀人劉元認為,除了粉絲們對品牌的熱衷,最近兩年在拍賣行及二手交易市場上,一些奢侈品的“老物件”備受青睞,也激發(fā)了人們對奢侈品牌歷史、作品沿革的期許。
而對品牌而言,辦這樣的一次中小型展覽,既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近距離與消費者交流,同時又能展示品牌的文化品位。而此時中國消費者早已不像幾年前那樣,鮮少逛博物館、展覽會,有品位的中國人興起了博物館情結。
借藝術家傳達文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對品牌而言,讓藝術家們重新詮釋奢侈品的文化與價值,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
尊尼獲加一直在傳遞“永遠向前”的理念。近日尊尼獲加一場感官藝術展開幕。
“威士忌是一門調配的藝術,此次尊尼獲加尊邸榮耀呈現的感官藝術展正是將威士忌文化與多元當代藝術形式完美調配,創(chuàng)作出一場史無前例的顛覆性感官體驗。事實上,尊邸始終致力于以尊享體驗引領生活方式新風潮,我們期望通過這次展覽帶來讓人耳目一新的藝術享受,讓人們全方位感受到尊尼獲加尊邸的醇厚內涵!钡蹃喖獨W洋酒集團尊尼獲加尊邸全球總經理劉明輝說。
“無酒不成席”,喜歡享受舌尖上愉悅的中國消費者,對酒有著天然的熱衷。除了傳統(tǒng)的中國白酒,葡萄酒文化漸被國人接受,不過威士忌一類的洋酒一直以來不溫不火。將洋酒與中國酒文化完美結合,尊尼獲加把這個問題拋給了藝術家們。
藝術展現場,一幅名為“曲水流觴”的作品吸引了觀眾的目光。而這正是將中國傳統(tǒng)詩酒文化與蘇格蘭的飲酒文化以現代藝術的方式結合的作品。
“曲水流觴”這一飲酒賦詩的雅俗,自晉代流傳至今,引為千古佳話。文人墨客愛之,鄉(xiāng)野市井樂之,前者一觴一詠,暢敘幽情;后者半聊半侃,寄托福緣。建筑師韓濤受其靈感激發(fā),推陳出新,將徐徐裊裊的水渠嫁接于蘇格蘭地圖形狀的區(qū)域中,猶似威士忌酒液的純美燈光隱射在水中,似真似幻,中式雅韻與西式風情風貌公冶一爐,融合之美堪為藝術展點睛之筆。觀者徜徉其中,聽潺潺流水聲,看悠悠燈光斜影,聞屢屢飄逸酒香,似已身臨幻境之地: 盡情處仿佛已然淺嘗到威士忌醇郁風味,心寥寥于半夢半醒之間,沉醉而不舍歸途。
據記者了解,本次“永遠向前”感官藝術展與八位懷揣夢想、在各自藝術領域都永未止步、不斷創(chuàng)新的杰出藝術家攜手,這些藝術家們曾親自到蘇格蘭采風,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元素。八位藝術家通過多樣的藝術形式、先鋒的藝術理念與多元的藝術視角,將各具特色的藝術作品與豐富多彩的威士忌元素交匯融合,為世人帶來一場非凡獨特的多感官藝術感悟之旅。
求同存異
像尊尼獲加這樣,通過各種文化、藝術活動展示品牌文化的形式越來越受到奢侈品牌們的青睞,而中國消費者也漸漸接受了這種方式。但是業(yè)內專家表示,“中國化”的形式和內容繼續(xù)熱炒下去,恐怕消費者會“吃膩了”。
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中國消費者之所以選擇國際奢侈品牌,購買的是西方的精工精神,制作工藝、設計及文化,并且無論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都對別國的東西有“獵奇心態(tài)”,正因如此,中國人會購買西方的奢侈品,而奢侈品牌也在用這種心態(tài)審視中國文化。
“中國結、京劇臉譜、青花瓷等元素,在西方人眼中‘很中國’,但是我們自己經常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些,卻見慣不慣了,甚至會審美疲勞,反倒對歐洲的建筑、油畫感興趣!眲⒃J為,這種“距離產生的美”消費者會一時圖新鮮,但并非長久之計。
而周婷判斷,2014年將有一部分優(yōu)秀的中國品牌崛起,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并且開始自信地消費中國制造的產品,而中國的設計師和中國品牌比起西方品牌來更懂中國,西方的奢侈品如何講“中國化”需要重新審視。(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yè)的鞋業(yè)資訊中心。合作媒體: )
- 上一篇:國內鞋類展定位應以內銷市場為重心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品牌動態(tài)】高跟鞋自16世紀面世以來,一直流行了400年。但高跟鞋并非一下子就在平地上冒起3寸高,它的高度是16世紀時開始,...
[詳細]-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