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換標營銷:能否讓品牌富二代
中國鞋網(wǎng)10月31日訊,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耙磺薪杂锌赡堋弊兂伞癕ake the change”,李寧完成了從“土”到“洋”的靠攏。
戰(zhàn)略舉措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彈指間,李寧品牌已走過20個春秋。據(jù)調(diào)查顯示,目前,35~40歲年齡段消費者占其品牌消費群的比例超過50%。當年叱咤風云的體操王子如今也已華發(fā)叢生,臨近天命。無疑,不論是李寧本人,還是李寧品牌,都步入了“父字輩”。
能否富二代,這是中國民企共同面對的挑戰(zhàn),更是李寧所面臨的一大戰(zhàn)略課題。在品牌依存度極高且時尚元素一向都是品牌內(nèi)核的運動裝行業(yè),唯有抓住新生代,品牌才能實現(xiàn)富二代。李寧換標,可謂是恰逢其時。其戰(zhàn)略用意首先是完成“老樹新芽”的品牌縱向遞進,其次才是國際化的橫向拓展。
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字,就是倉庫里的一把刀。創(chuàng)新就是用這把刀來“砍”人:一砍自己,完成浴火重生的涅。二砍別人:給予對手更強有力的攻擊。創(chuàng)新始終都是危險與機遇并存的過程。巧合的是,李寧的新標真的頗像一把刀。換標能否達成戰(zhàn)略預(yù)期,除了新標是否能被市場認可外,更重要的還是流程再造與戰(zhàn)略重組。
上可攻下可守
核心市場集中于二、三線城市,核心消費群年齡日趨老化,上有阿迪、耐克的打壓,下有安踏、361°和特步等品牌的追擊,這是李寧品牌的市場現(xiàn)實。進軍一線城市,開拓新生代消費群,是李寧的出路所在。
這一點與非常可樂的境遇非常雷同。遺憾的是,非?蓸分两駴]有找到突破一線城市年輕消費群的鑰匙。可樂本是一種洋文化,非常可樂的根本出路在于“洋化”,而非主打“喜慶、團圓”這樣的中國牌。Future in hand—Future Cola!這樣的訴求顯然更能打動“80后”、“90后”。相反,可口可樂主打中國文化牌卻是聰明之舉。
筆者的觀點是:洋品牌在中國的本土化就是國際化,中國品牌的國際化就是在國外市場的本土化。作為文化含量很高的時尚類品牌,鎖定本土年輕消費群的最佳途徑是:先“國際化”后“國內(nèi)化”。
顯然,李寧要聰明很多。從“一切皆有可能”變成“Make the change”,完成了從“土”到“洋”的靠攏,品牌形象更加時尚、性感。品牌之性感,就是一種能激發(fā)消費者購買沖動的美感特質(zhì)。權(quán)且不論這句英文是否貼切,但大方向正確無疑。
悲觀者說李寧是腹背受敵,達觀者說李寧是上可攻下可守。新標產(chǎn)品可用作“攻”,老標產(chǎn)品可用作“守”。攻守之妙,存乎一心。
從“思者無疆”到“行者有路”的跨越
畫面一:即將高考的“90后”男孩挑燈夜讀。
畫面二:男孩上課時無精打采……
畫面三:畫內(nèi)音:男孩:爸爸,我能考上大學(xué)嗎?
畫面四:畫內(nèi)音:父親(身著老標李寧):“一切皆有可能!”
畫面五:父親(著老標李寧)與兒子(著新標李寧)一起開心地運動。
畫面六:兒子在精神飽滿地學(xué)習。
畫面七:拿到了大學(xué)錄取通知書,父子同慶。畫外音:思者無疆,行者有路。
定格:李寧新版LOGO。畫外音:Make the change,LI-NING!
這是躍然于筆者腦海的一則李寧廣告創(chuàng)意!耙磺薪杂锌赡堋笔且环N心態(tài),一種境界,厚而穩(wěn),但缺少鋒芒與力量,正如30~45歲年齡的老成;Make the change則是一種選擇,一種行動,力而銳,正如“90后”新生代。“一切皆有可能”詮釋的是“思者無疆”,Make the change倡導(dǎo)的是“行者有路”。
對李寧而言,換標僅僅是開始。如何進一步挖掘、拓展和演繹品牌的新形象、新內(nèi)涵,才是需要花大力氣的。但是,作為民族品牌的優(yōu)秀代表,我們真誠期待李寧不僅能夠富二代,更能夠基業(yè)常青。
![](http://img2.cnxz.cn/photo_upload/news/201603/29/20160329093735508.jpg)
【中國鞋網(wǎng)-滾動快訊】28日,一輛載著2萬多雙童鞋的貨運車從溫州出發(fā),一路駛往西藏。這是由市民政局、溫州市童鞋商會聯(lián)合主...
[詳細]![](http://m.xibolg.cn/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